第十八章 在代码与现实的交错中启航(2 / 4)

加入书签

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听说你是编程大赛冠军特招进来的?”

林小圈心里一紧,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嗯,是的。”

“哦。”

周博瀚应了一声,没再多问,重新埋书海。

但那种简单的回应里,却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在这里,过去的荣誉仅仅是入场券,大家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林小圈忽然意识到,在这个班级里,他可能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编程小天才”

,他只是众多热爱者之一。

这种认知让他瞬间收起了因特招而产生的那一丝微妙的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迫感和想要迫切证明自己的渴望。

三、硬核开场:信息学课的“下马威”

第一节就是信息学基础课。

授课老师姓雷,正是面试时那位目光锐利的总教练。

他身材不高,但气场极强,走路带风,进入教室后,原本还有些细微声响的空间瞬间鸦雀无声。

“我是雷铭,你们未来三年的信息学主教练。”

雷老师的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没有任何寒暄和开场白,直接切入正题,“我知道,你们很多人是因为热爱编程,或者在某些比赛中取得过成绩来到这里。

但我要告诉你们,从今天起,忘记你们过去的那点成绩。

在钢铁中学信息学班,你们要学习的,不是如何用代码堆砌出一个小游戏或者一个简单的应用,而是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锤炼你们的逻辑和算法能力。”

他打开投影,没有ppt,只有一片漆黑的屏幕和一个闪烁的光标。

“今天,我们不讲语法,不讲工具。

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雷老师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经典的“汉诺塔”

问题。

“规则都知道吧?三根柱子,n个盘子。

如何用最少的步骤将所有盘子从a柱移动到c柱?不许大盘子放在小盘子上。”

雷老师环视教室,“n=3的时候,步骤是多少?n=5呢?n=64呢?谁能告诉我,移动64个金盘需要多少步?需要多长时间?”

问题一出,台下立刻响起了小声的讨论和计算声。

林小圈也迅在脑海里模拟着,3个盘子是7步,5个盘子是31步……但64个?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同学尝试回答步数,雷老师只是微微摇头。

周博瀚低声报出了一个精确的数字,并补充道:“如果每秒移动一次,需要大约5849亿年。”

雷老师这才点了点头,但眼神依旧严厉:“数字正确。

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背后的数学原理是什么?如何用递归的思想来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谁能用伪代码描述出解决汉诺塔问题的递归算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八章:在代码与现实的交错中启航(第22页)

教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大多数同学,包括林小圈,虽然知道汉诺塔的解法,也能写出移动步骤,但上升到递归思想和严格的算法描述层面,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雷老师没有等待太久,他亲自在白板上快写下了简洁而优美的递归伪代码,并进行了精辟的讲解。

每一步的分解,递归树的展开,时间复杂度0(2n)的分析……逻辑严密,丝丝入扣。

“看到没有?”

雷老师放下笔,目光如炬,“信息学,核心在于‘思想’,代码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没有深刻的理解,再花哨的代码也是空中楼阁。

从今天起,你们的脑袋要习惯这种层层分解、抽象建模的思考方式。

这,才是你们在钢铁中学要学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