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竹器与心语(1 / 2)
晨光再次眷顾听竹轩,带着秋日特有的清冽与明净。院中那几株老菊悄然绽开了花苞,点点金黄,为这片青翠竹林增添了几分明艳色彩。
经过前一阶段的基础打磨,墨尘开始传授顾言更具实用性的技艺——竹器制作。
“竹,虚怀若谷,坚韧不拔,宁折不弯。制竹器,首重‘因材施教’,顺其纹理,方能成器。”墨尘手持一段碗口粗的毛竹,手指轻叩竹身,发出清脆声响,“选竹需看其龄,察其节,观其色。老竹过脆,嫩竹易裂,三至五年竹,筋骨最佳。”
顾言凝神静听,目光随着墨尘的动作移动。只见墨尘取过特制的篾刀,手腕轻抖,沿着竹身自然裂缝切入,动作行云流水,只听“噼啪”轻响,粗大的竹筒便应声裂成均匀的几片。这手法看似轻松,实则对力道、角度的掌控要求极高,多一分则竹片崩碎,少一分则难以劈开。
“你来试试。”墨尘将篾刀递给顾言,指向另一段准备好的竹材。
顾言接过刀,入手沉甸甸的,刀身泛着幽冷的青光。他并未立刻动手,而是先仔细抚摸竹身,感受竹节的分布与纹理的走向,如同他过去在黑暗中抚摸兵刃,感知其每一处细节。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手腕骤然发力,篾刀精准地切入竹身裂缝!
“嗤啦——”
竹片应声而开,虽不如墨尘那般均匀流畅,边缘略有毛糙,但整体完整,并未碎裂。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已是极佳。
墨尘眼中赞许之色更浓:“力道尚可,角度还需再精准半分。记住,竹有其性,非是顽铁,需以巧劲引导,而非蛮力征服。”
顾言默默点头,将老者的话记在心里。他再次拿起一段竹材,重复之前的步骤,更加专注于感受竹材本身的“呼吸”与“脉络”。一次,两次……他不知疲倦地练习着,脚边的竹片渐渐堆积起来,从最初的毛糙不均,到后来的光滑齐整,进步肉眼可见。
沈星晚端着刚沏好的药茶过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顾言挽着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正全神贯注地与手中的竹材“交流”。篾刀在他手中,不再仅仅是工具,仿佛成了他手臂的延伸。劈开的竹片带着清新的气息散落在地,阳光透过竹叶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那冷硬的线条似乎也被这温和的秋日柔化了。
她没有打扰,轻轻将茶盏放在一旁的石桌上,拿起几片顾言劈好的竹片细细端详。竹片轻薄而富有韧性,边缘光滑,散发着天然的香气。她心中微动,忽然有了个想法。
待顾言停下歇息,走过来喝茶时,沈星晚拿起几片竹片,笑着问他:“这些劈坏的竹片,可能给我一些?”
顾言看了看那些边缘不算完美的竹片,有些不解,但仍点头:“自然可以。你要来何用?”
“暂且保密。”沈星晚俏皮地眨了眨眼,将那些竹片小心收起。
午后,沈星晚没有像往常一样研读医书,而是寻来了磨石、细砂纸等物,坐在廊下,开始仔细打磨那些竹片。她用砂纸一点点磨去竹片上的毛刺,直到触手光滑温润,然后根据竹片的形状、大小,仔细比划着,用丝线将它们巧妙地编织、固定在一起。
她的手指灵巧地穿梭,如同穿花蝴蝶。渐渐地,一个玲珑小巧的物事在她手中初具雏形——那是一个精致的竹编小提篮,不过巴掌大小,结构却颇为巧妙,提手与篮身连接处还用剩余的丝线绕出了简单的缠枝花纹,虽比不上专业匠人,却自有一股质朴清新的趣味。
顾言结束了一天的竹艺练习,走过来时,正看到沈星晚将最后一片竹片固定好,举起那个小巧玲珑的提篮,对着阳光满意地打量。
“这是……”顾言眼中掠过一丝讶异。
沈星晚将小提篮递到他面前,脸颊微红,带着些许献宝似的羞涩:“给你的。我看你平日做些小机关,总有些细小的零件无处安置,这个或许能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