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古琴的木胎(2 / 2)

加入书签

着下一步的手法。

沈星晚在一旁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耳朵全力地听着。她发现,随着顾言的动作,琴体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正在发生着极其微妙却真实的变化——那些原本略显阻滞的地方,声音渐渐变得通透,余韵也开始变得悠长而富有层次感!

这是一种近乎“点化”的神奇过程!

顾言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才缓缓停手,额上已见细密汗珠。他将工具递给沈星晚:“试试。力道,用意不用力。频率,跟着琴走。”

沈星晚深吸一口气,洗净双手,庄重地接过那套沉甸甸的工具。她学着顾言的样子,先将手轻轻按在琴身上,闭上眼睛,努力去感受那漆面之下,木质仿佛正在缓慢呼吸的韵律。

然后,她拿起那根犀角细针,屏住呼吸,循着之前听到的那处略有阻滞的徵音区域,极其轻柔地探入凤沼。她的手腕完全放松,仅以指尖最细微的神经控制着针尖,去触碰、去感受琴腹内部的振动节点。

起初,她有些不得要领,针尖传来的反馈模糊不清。但她没有急躁,反复调整着角度和力度,努力将自己的呼吸与琴体那无形的“呼吸”调整到同一频率。

渐渐地,一种奇异的感觉出现了——她仿佛能“看”到针尖所及之处,那些沉睡的木质纤维如同被春风拂过的草地,开始微微颤动、舒展!她手下那原本需要刻意控制的针,似乎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自行找到了最合适的路径和力度!

她心中一凛,知道这就是顾言所说的“用意不用力”,“跟着琴走”!

她依循着这种感觉,开始用弧形刮板进行“按摩”。她不再是在“做”一个动作,而是在“参与”一个生命苏醒的过程。她的心神与指尖的感受、与耳中听到的音色变化完全融为一体。

顾言站在一旁,沉默地注视着。他看着沈星晚从最初的生涩试探,到逐渐找到感觉,再到最后那几乎与他如出一辙的、充满灵性的操作,深邃的眼底波澜涌动。他看到了她超越技巧层面的悟性,看到了她与木材、与器物之间那种天生的、深刻的共鸣。

当沈星晚完成最后一个步骤,轻轻放下工具时,她感觉整个人如同虚脱,但精神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愉悦。

顾言再次敲击琴弦。

“嗡——”

一声琴音响起,比之前更加松透、圆润、饱满!声音仿佛不是从乐器中发出,而是从山谷幽涧中自然涌出,带着林木的呼吸和泉水的灵动,余韵袅袅,在工棚内盘旋回荡,久久不散。

枯木龙吟,此刻才真正名副其实!

沈星晚怔怔地听着这宛若天籁的琴音,胸中被巨大的成就感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充斥着。她不仅参与唤醒了一张古琴的灵魂,更在过程中,触摸到了顾言技艺世界中那最玄妙、最核心的部分。

顾言的手指轻轻按在仍在微微振动的琴弦上,目光落在沈星晚因激动而泛着红晕的脸上。

“你听到了吗?”他低声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沈星晚用力点头,眼眸亮如星辰:“听到了……它的筋骨在舒展,它的魂魄在歌唱。”

顾言深深地望着她,许久,缓缓道:

“这,才是真正的‘共震’。”

不是与单一木料的共鸣,而是与一件历经沧桑、凝聚了无数匠人心血的完整器物的灵魂,达到深层次的共振与理解。

沈星晚的心重重一跳,仿佛被这句话击中了最柔软的深处。

星光透过窗棂,温柔地洒在古琴上,洒在并肩而立的两人身上。

无声的交流,在此刻达到了顶点。

他们不仅共享着技艺,更共享着对器物之魂的敬畏与追寻。

而这把古琴重获新生的龙吟,便是对他们之间这份深刻默契,最动听的见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