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燕尾之契(1 / 3)
晨光熹微,沈星晚再次站在了那张巨大的斗拱图纸前。经过昨日顾言精准的点拨,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线条和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开始在她脑海中构建出清晰而立体的结构。但她也深知,看懂图纸与亲手实现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她的目光没有停留在那些宏大繁复的整体结构上,而是聚焦在了图纸一角,一个相对独立却极其精妙的构件——一组用于连接垂直与水平构件的燕尾榫。
这种榫卯,形似燕尾,头大尾小,利用巧妙的斜面结构,一旦结合,木材自身的胀缩只会让它咬合得越来越紧,极难拉开,是堪称榫卯技艺中“牢不可破”的典范。其制作难度,在于那多角度的斜面和极其精确的尺寸控制,稍有偏差,便无法实现那“愈拉愈紧”的神奇效果。
就是它了。沈星晚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她要从这个最考验基本功和精准度的榫卯开始,真正挑战顾言开放给她的那些珍贵老料。
她走到那堆平日里只能远观的木料前,手指拂过光滑微凉的木面,最终挑选出一块质地细密、硬度适中的老榆木。这块料子色泽温润,纹理流畅,透着岁月的沉稳。
没有立刻下刀。她先是依照图纸上的尺寸,在纸上反复演算推敲燕尾榫的角度和比例,每一个数字都核对再三。然后,她才用最细的炭笔,在榆木料上落下极其精细的线条,每一笔都凝神静气,仿佛不是在木头上画线,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仪式。
顾言从外面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沈星晚伏案工作台,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专注,指尖的炭笔移动缓慢而稳定,周身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强大的气场。他的目光在她笔下的燕尾榫线稿上停留了一瞬,没有出声,无声地走到自己的工作区域,开始忙碌。
一种无声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流淌。工棚里只剩下笔尖划过木面的细微沙沙声,以及偶尔顾言处理木料时发出的沉稳声响。
线稿完成,沈星晚拿起锯子。这一次,她感觉手中的工具仿佛成了身体的延伸。昨日反复练习的“稳”与“准”,以及顾言引导她感受到的发力方式与呼吸节奏,已然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她的动作之中。锯条行走的轨迹稳定而笔直,精准地沿着墨线外侧毫厘之处行进,为后续的精细修整留下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余地。
大形锯出,接下来是最考验心性和刀工的雕刻阶段。燕尾榫的斜面角度必须绝对一致,内部光洁度要求极高,任何一点毛刺或不平整都会影响最终的紧密咬合。
她换上了更小巧锋利的刻刀和凿子,屏息凝神,手腕悬空,完全依靠指尖的细微控制,一点点地剔凿修形。她的眼睛锐利如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小的误差;她的指尖敏锐如探针,感受着刀刃与木纤维之间最细微的抵抗与顺从。
汗水再次浸湿了她的鬓角,手臂的酸痛如潮水般阵阵袭来,但她完全沉浸其中,世界只剩下刀尖与木头接触的那一个点。
顾言偶尔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目光掠过她的动作。他看到她的专注,看到她下刀的果断与精准,也看到她遇到阻力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和随即进行的细微调整。他的眼神深邃,看不出明显的赞许,却也没有丝毫打断的意思,只是那么看着,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观察者。
时间在刀尖悄然流逝。
当一个燕尾榫头和一个对应的卯眼在她手下逐渐显现出清晰精准的形态时,沈星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最关键的试结合时刻到来。
她小心地拿起榫头部件,对准卯眼,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凭着感觉缓缓送入。
“沙……”
极其顺滑的摩擦声响起,榫头沿着引导斜面流畅地滑入,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阻力!
她的心脏狂跳起来!
然而,就在榫头即将完全到位,只剩最后一丝距离时,一股清晰而顽固的阻滞感猛地传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