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剃发(1 / 6)

加入书签

这人叫方矩,是南澳岛原住民,在南澳岛首届吏员考试中,拔得头筹,能力出众,就做了工建司司正。

除了工建司外,其他三司的司正都换了人。

周秀才和郑芝龙,则分别做了南澳政务厅的正副厅长,统管四司。

话间,一艘船点了船灯,从东边驶来。

从船灯照出的船舷来看,不是沿海渔船。

行到近处,船灯几下有规律的明灭,这是岛上暗号,每三天一变,用以在晚上识别敌我的。

见来船打过暗号,干船坞周边卫兵都放松下来。

那船行到近前,两桅三角帆显露,林浅认出来是信鸽号,对周围匠人道:“你们的帮手来了。”

信鸽号驶到近前,在烟墩湾靠岸。

先是有十余名船员下船,围成一圈,而后船上乘客下船。

乘客大多穿着厚衣服,脸上带着惊恐神色,有的头上剃了头发,只留一根猪尾巴样的辫。

信鸽号船主下船,跑到林浅身边,拱手道:“舵公,属下受白船主之命,带来三十名辽东匠人,这是匠人名册。”

林浅接过,只见名册上简单登记了姓名、年龄、工种等信息,其中木匠居多,兼有泥瓦匠、石匠、铁匠等。

看过后,林浅将名册交给工建司司正方矩登记。

信鸽号船主又从怀中拿出一封信:“舵公,这是白船主托我交给舵公的。”

林浅接过,打开信,扫了一眼,道:“辛苦,去忙吧。”

“是。”

……

次日,林浅在云澳营寨中,找来几个做过阿哈的工匠,询问辽东情况。

经过一晚上修整,工匠们的精神状态已好了很多,换上了轻薄夏装,脸上、脖子上、手上也都擦干净了,只是脑袋上头发长不出来,工匠们嫌猪尾巴发辫太丑,干脆都剃成了秃瓢。

听到林浅发问,工匠们有的哀叹亲人离世,有的感叹逃命艰辛,大多都痛骂鞑子。

有人恨声道:“狗鞑子都是一群畜生,沈阳破城时,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就连袁……袁经略烧焦的尸身,也被狗鞑子用马拖着折辱……”

林浅知道,袁经略就是指袁应泰,天启元年三月,辽阳城破,袁应泰举火自焚殉国。

明史记载,袁应泰死后,努尔哈赤赞其忠义,命人收敛其遗体,以礼葬之,只是毕竟是政治作秀,明史又是清朝人自己写的,这记载有多少真实性就未可知了。

还有个匠人道:“我全家都被鞑子杀了,就活下我一个……”

“鞑子进村,专杀老弱和读书人,剩下的就被迁走,不从的也杀,村里姑娘全都涂黑了脸,更狠的拿刀子划,要是让鞑子看出来是个女子……唉……”

众匠人含泪控诉,林浅只听得一股怒气郁积心头。

待匠人们发泄的差不多了,林浅又问起拖克索和辽南沿海城池的情况。

得到的答案与历史记载和林浅的推测基本一致。

辽阳、沈阳陷后,辽东其余城寨、堡垒基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

建奴短时间就控制了包括镇江、复州、金州等在内的大七十余城。

因为要应对浑河之战,这些地方被占领后,并没有太多女真兵,守城的还是明军降兵降将居多。

大部分被掳掠汉人所在的建奴农庄,也都在这些大城周围。

白清的三条海狼舰没有攻坚能力,对大城、堡垒毫无办法。

林浅之前没往辽东派炮舰,是因为圣安娜号要守卫南澳岛,长风号、云帆号都还没改装完成。

现在情况不同了,云帆号近日就能出坞,担负起守卫南澳岛的任务。

而潮州府政局稳定,马承烈月月向林浅写信汇报,胡府影响力日渐增强,潮阳、惠来、澄海三县的新任知县都已被腐蚀的千疮百孔。

外部环境非常安定。

正适合出海,北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