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奔月(上)(2 / 5)

加入书签

再只应于国运,这位四殿下立在这里,他面前的一切世事之来去就都映照在眼中。

    其实在《易》全然修成之前,另一种侧面的神迹早就在神京上层有所验证了——这位四殿下是诸皇子皇女中唯一可以自行上问天意,而得诏示之人,正如幻楼中的“大星在西,宜为中辅”之言,而不必只接受麒麟对于国运的诏示。

    同样的神迹也体现在修行中,这位殿下在尚未开脉的时候已能调动天地之力,这早是二十年前的修界传说。

    很多人在这一刻其实不太敢相信,所谓“天人”,所谓“天镜”,真的能在人的手中抟合出来吗?

    但一切疑问,在那位四殿下真的立于中阶之上时,就在安静中全然消弭殆尽了。

    你还要什么样的证明呢?

    当那袭与天同色的素衣立在那里,当那双清平的眸子垂落下来,他不需要任何威严,每个人在这一刻都感觉被洞彻心扉。

    四皇子李知,他质朴的行止如同上古的尧舜,他无感情的眸子真如《易》的人格化身。

    很多身怀修为的人在真气灵玄的反馈之中都感受不到此人的存在——他像一滴水进入一片水,化在了这方天地之中。

    殿前众卿,这一刻思绪万千。

    但很多人在最幽微的深处掠过的同一个念头是——嗣位之定,似乎没有什么疑义了。

    圣人威严的淡声在这时落下:“永彻,你眼中所见天地,是何模样?”

    四殿下躬身而拜,声淡如天:“禀陛下,儿臣见高台之损磨,见天风之动荡,见眼前师友身躯之伤老,见场上众卿万般之微绪。天地所有者,儿臣皆感而知之,并见其所欲往与应往。”

    “天地万物,你皆可知断么?”

    “儿臣需有知见,而后能断之。”李知躬身应答。

    众卿中不知多少人莫名松了口气。

    这倒合乎情理,这位天人虽然上通天意,但毕竟仍保留着人的特质,其感知世界的方式依然是五感,真玄,以及与天楼一样的“此方天地”。

    只是在他“知见”的区域中,一切都如天亲临。

    五感可以欺骗和屏蔽,真玄此时在这宫城中就已禁绝,真的令人屏息的是“天地之力”。谁知这位殿下能照见多少呢?一百丈?一里?五里?

    总之在这方区域之内,他就近于昊天化身。

    此之为“天人”也。

    而“知见区域”绝非只是距离上的概念,今千里之外两剑客相决斗,两人出身生平置于这位殿下之前,其人是否能即刻知其结果?衙狱一生死案难决,案卷摆在面前,其人又是否能一眼知其真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