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贺岁档混战(2 / 2)

加入书签

,和‘清朝’一点都不搭”。

上映1天后,《血滴》的排片率从 20% 骤降到 5% 以下,有些影院甚至直接撤了档。

按照票房分账规则,这部 1.5 亿投资的电影,最终票房不足3000 万,投资方亏得底朝天,被业内评为 “2012 年亏损最严重的华语片之一”。

而王京执导的《上海》,则是 “预期与现实反差最大” 的一部。

这部电影原本定在 12 月 8 日上映,为了避开冯大炮的《难民 1942》,临时改档到 12 月 21 日 —— 结果正好撞上《泰囧》的 “票房洪流” 和另外两部新片的冲击。

单看阵容,《上海》本该是 “王炸”:周大发、黄小明、洪金保、吴宇领衔主演,王京此前拍《赌城风云》系列时,还顶着 “商业电影不亏钱” 的标签。

可上映后,票房和口碑双双 “扑街”,首日票房仅 34 万元,排片率 14%,远低于《血滴子》的 20%,猫眼评分 5.2 分,观众的评价集中在 “剧情老套”“节奏拖沓”。

“就是老掉牙的黑帮传奇故事,” 一位影评人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周大发演的黑帮大佬,黄小明演的小弟,从冲突到和解,全是套路。”

“洪金保的打戏没亮点,吴宇的反派也没张力。王京好像还活在十年前,不知道现在年轻观众不爱看这种‘大哥故事’了。”

更有意思的是,有观众发现,影片里有不少 “凑时长” 的镜头:“比如黄小明和女主在上海街头散步,拍了五分钟的街景,剧情一点没推进,看得人犯困。”

短短 72 小时,三部 “大明星 + 大制作” 的电影全部折戟。

业内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些看似‘稳赚不赔’的大片,会输给成本只有 3000 万的《泰囧》?”

最终结论很一致:缺乏类型创新。

《血滴》想融合武侠与科幻,却成了 “四不像”;《上海》固守 “黑帮传奇” 套路,没抓住年轻观众的情感共鸣;《生肖》靠程龙的情怀撑场,却没拿出新的故事内核。

反观《泰囧》,用 “公路喜剧” 的新形式,讲了一个 “普通人追梦” 的简单故事,反而更贴近观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