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泾河渡暗自启动 家贫穷勉强度日(2 / 4)
中队,把槐庆府的保安队守留人员集中起来,分头去抓各村保长,组成一个突击队,继续砍着沿路农民的庄稼。另一队根据高县长的要求,跟踪巡查,尤其是对共产党的可疑分子,更是深挖三尺,进行清剿,闹得人人自危,鸡犬不宁。
在搜查过程中,保安队发现了新参加的会员王儒,有联络积极分子的嫌疑。邱佩得知,便亲自上阵,对王儒软硬兼施,拉拢腐蚀,这个软骨头,在邱佩的利诱下,当了叛徒。他答应,在不公开身份的情况下,给邱佩提供共产党的情报。
王儒是党支委员苏智发展的党员,在他手中发展了五六名积极分子,被苏智看中,任命为小组长。没料到王儒这个魔爪,悄悄伸进一无所知的共产党内部。
邱佩把这个情况汇报给高县长,高县长喜出望外,在共产党内部,插上一个眼睛,那还不是随时掌握着共产党的动向嘛?所以他特别强调,让邱佩利用好这个眼线,掌握共产党的活动情况,等有时机,一网打尽。
真是: 隐藏叛徒难辩容,危害巨大如毒瘤。
泄露机密疏防备,他却来去很自由。
李志远为了落实上级安排的任务,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三道梁上,并且来到铜锁的家。以前他和铜锁联系,都要去往渡口,自从见了二婶李翠兰,觉得她很可靠,也就免得亲自去渡口引起别人怀疑,也免得自己来回跑十几里的冤枉路。
李志远来到铜锁家门口,李翠兰出门看见,热情迎上来说:“收药的娃,这远天远地的,你又来了,快进门喝口水吧。”
李志远也就应声道:“多谢二婶,我真有点渴了,这就不客气了。”
李翠兰笑着说:“有啥好客气的,水又不是粮食,只要有点力气,在半山沟里,有挑不完的水,任你喝个够。”说着就把李志远领进院子。
这院子,也就是靠着高崖,打得窑洞,人称是半明半暗的庄子。崖面顶上的平地就成了打麦场,这打麦场,不仅解决打麦问题,也有对窑洞有着保护作用,把雨水排走,免受水害。全村沿着沟边自然形成村庄,就成了长蛇阵。随着人口的增加,这个长蛇就会蜿蜒增长。根据地形,和下代人出生的多少,又会增长出好多各自为阵的小蛇阵来。有人没有地方开辟,只好在沟沿下,开挖二层,甚至三层的窑洞,下边的窑顶上没有打麦场,仅仅住人而已。对面看去,就成窑上有窑。
窑洞虽然破烂,但它冬暖夏凉的特性没变,它对这些没有钱,只有力气的人来说,只要出力,就能为自己开挖出一个居住的地方,常言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那总归是自己栖身之地,而有点经济能力的人,孩子长大就得单过,也就要修一处,即能住人,又能解决打麦场问题的长久之地,显示自己日子比别人过得如意。
铜锁的院子,也逃不出这个规矩,正面有着三个大窑洞,原本是老父亲给兄弟三人留的地方。老大长锁,修了新庄基后就搬走后,把窑洞留给老二铜锁。另一窑洞是铁锁的,铁锁舍不得把地方给二哥铜锁,尽管人搬走了,门上依然挂着锁。在金豆家里搬来的东西,就在这个窑洞里珍藏着。
铜锁住着两个窑洞,一个让小儿子张良住着。因地方小,养不下牛,张青娶媳妇后,铜锁就让大哥长锁,给玉芝说了情,把临沟边的地,给买下了几分地,修了新庄基。父子们就出了把力气,修好新庄窑洞后,给大儿子张青娶了媳妇,让张青搬走分家过了。老院就留给铜锁老两口和小儿子张良。铜锁的老伴李翠兰,整天为小儿子张良操心,希望能找到一个好人家的女儿做媳妇,可就是不如人意,一则没钱,二则没个合适的,所以张良没有成家,婚事就被耽搁了。
真是: 心系儿女是父母,成家立业倾心护。
想让过上好日子,日夜盘算求神助。
李志远进门看见,窑洞里就是山里人一样的模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