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酒桌上无所不谈 泾河边修筑防线(3 / 4)
两到三个了望口,这了望口还有着通风换气的功能。
就这样一个地堡,外边人只看见是个山头,且崖面垂直人不能靠近,又在高处非常隐蔽,走不到近处,根本看不到了望口也就发现不了地堡。就是发现了地堡口,厚厚的土墙,风吹日晒成了干崖,子弹打在上边,也不能穿透墙面,对人有保护作用,也就相对比较安全。在这土山尖上修建地堡,不需要花钱,只要出力就能完成。这个行动,很快成了保安大队,普及修建的样板,也正好能用上各村的劳力,他们在各村摊派劳力,也不用出一分钱。民工们,在保安队员威逼下,不得不跟着修地堡。
修建地堡的民工,相互之间,说开了,一个民工说道:“这哪里是修地堡,这是给保安队的人修坟墓,一个炮弹过来,地堡坍塌,这全都埋在里边,倒省了人去掩埋了。”
另一个民工说道:“这修地堡真是劳民伤财,有什么意义?你说这么大的山,沟里也有许多小路,那条路不能走?在这里守株待兔,能靠得住吗?我看纯属扯淡。”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评判。
又一个民工却说:“你以为这国民党都是扯淡的吗?在这山头,就能看清对面山上的情况,如果对面有大军行动,这边就能看得清楚,就是能及早报告情况而已,靠这几个保安队的人能挡住大部队的进攻吗?我看能逮住个把送信的就不错了。”
一个一片白布包着头的老者说道:“别谝人家的闲传了,说啥都跟咱没关系,赶紧把活干完才能回家。我家地里的草都长荒了,被困着这里走不了,着急心慌的都站不住了,一家老小都指望着这一把粮食糊口呢,你说这地荒了,打不下粮食,这一家人吃啥呀?没有粮食就没法活了,在这里瞎干又耽搁农时,你说过了这个时节,除草有啥用?快抓紧干,好早点回家”这个老者说出来大家的心里话,农民各自家里都有农活,被迫在这里干活,也是没有办法,庄稼活也只好烂在家没人干。
被老者的一番话,说的大家不得不抓紧时间干了起来,管不管有用无用,按照人家要求来,在这里不情愿也得干,要不你就别想回家,保安队的人,那才不管你家里人的死活,或者地里活有无人干,只管催着把地堡修好交差,就是你家里饿死人了,都和他们没有关系。
真是: 被迫民工修地堡,强行干活不容驳。
农活堆着无人做,谁管农工死与活?
可别说修成的地堡,竟然成了保安队站岗的的好去处。保安队的人,把这个地堡,当作护身堡,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也晒不着,他们轮流值班,都喜欢钻地堡。
实际上,这个地堡,能遮风挡雨,防晒防寒,冬暖夏凉,对保安队的人员来说,确实是个好去处,在了望口向外观看,外边人根本发现不了,就是躺在里边睡觉,外边的人也不知道。其实进了地堡的人,一个人值班,其他人都在睡大觉。
仅仅过了三月,张魁的保安队,就在三道梁的每个山头,分别修了地堡。本县防区里,总共修建了十几个地堡。民工们辛苦挖的地堡,高县长把这个,当做是自己的高参,功绩归于自己。上报省府,说是自己亲临指挥,在泾河沿岸,修建了地堡,节省了财力,并建立起一条严密的封锁线。为此,得到上级的嘉奖,并在其它泾河沿岸,进行经验推广。以至于在陕甘泾河西岸,总共修建了四十多座地堡,碉堡五个,建起围困陕北的封锁线。
张魁可不满足一个地堡,他怕别处出了意外,就派人在各个路口设立岗哨,盘查来往人员,三天一轮换,五天一大换,一个月,三个小队轮换一次,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保安队有了据点,便隔三差五派人到各村搜刮点东西,用他们的话就是自给自足,乡民暗暗的骂道:这暗土匪被制止住了,明土匪又来了,原本成立的各村的护村民团,也被保安队给搅和的散伙了。保安队认为自己守着各个路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