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张家堡百年沧桑 韩家庄孤女认娘(3 / 7)
外的尊重和爱戴。
自从有了几个儿子后,张青山就给自己儿子的前途做起了打算,从小就让三个儿子国栋、国良、国才读书上学,做好上进的铺垫。
功夫没有白费,几十年的努力终见成果,国民初年,国栋才气横溢,青年激进,经老师推荐进教育厅任职,后又任商县县长,没几年就到了商州任州长,他如愿的进了官场。这一路清风,也跟其父张青山花了大把银子有着直接关系,真是有钱买下通天路。二儿子国良跟着自己料理家里的生意,三儿国才步入军界,后来在西安城防团部任副官。三个儿子成人,都成了张青山夫妻骄傲的资本。
成了气候的张青山,家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窑洞的门窗,以及一排青瓦房门窗都进行了更换,就连门头及木柱上,都雕刻着各种雕花进行装饰,每个角落都能彰显庄院主人富贵高雅,钱财四溢的景象。
真是树大招风,正当张青山呼风唤雨,在生意场大展宏图的时候,天降大祸,家庭生变。张青山在西安办事时,遭人绑票,绑匪只给十天时间赎人。在西安店的掌柜,慌忙派出三路人马,一路去往商州告诉大少爷,一路奔回老家告诉老太太。一路去告诉三少爷。
大儿国栋得信,飞马回来找到老三国才,想通过官府及部队力量,大力搜捕,希望将绑匪捉拿,从而救出父亲。谁料凶恶的绑匪藏匿不住,便撕票,将张青山杀害在秦岭脚下的破庙里,四下潜逃。捉到一个线人,追到现场,只看到张青山的尸体。
当李秀云拿着赎金赶到时,事已发生无法挽回,李秀云伤心至极,对两个儿子训斥道;“为何这么鲁莽,绑匪不就是要钱吗,给钱还不行吗?现在这钱能换回老爷的命吗?”她当着众人的面,把钱抛在地上,大哭起来。
两个儿子认为绑匪贪得无厌,得了钱未必放人。又加上他们心傲气盛,认为有能力把父亲救回来,结果事与愿违。面对母亲的指责,也无话可说。事亦如此,无法更改,李秀云也不得不接受现实,让几个儿子把老爷遗体拉回张家堡安葬。自从老爷出事后,李秀云无心打理家里事,就交给了二儿子管理。
二儿子张国良担当起一切,又被当地任命为地方保长,家里依然很兴盛。没过几年,谁知,二儿媳又因难产,大出血命丧黄泉。留下两个孙子,大孙子张魁六岁,二孙子张鑫三岁,这又成了李秀云日夜不忘的心头病。
今天,老太太听到玉芝说起了川里闹年馑,心里担心起,在商州做官的大儿子,也不知道在外怎么样?她打开箱子,取出大儿子,上月捎回的两封家信。她不识字,又叫小兰叫来管家长锁,给自己再念念,管家长锁打开第一封书信念道:
回书寄母,千里报安:
慈母在上,儿书回探。见到书信,如见儿面。
家中可好,母亲可安。身虽在外,心里思念。
久不回家,情寄信还。儿均平顺、勿把儿念。
儿在外地,也为挣钱。承人之事,有任在肩。
整日奔波,为落心安,难以自主,事不如愿。
千里思母,家书问安。不能尽孝,心中熬煎。
愿母保重,别把儿怨。得了空闲,再把娘看。
愿母安康,把心放宽,岁岁平安,寿比南山。
儿子:国栋敬书
老太太又让长锁念第二封信,这封信是给二弟张国良的。长锁又念道:
二弟国良,家书问安:
兄身在外,家难顾全。孝敬母亲,落于弟肩。
望弟细心,诸事妥办。一家老小,照顾周全。
兄在官场,事多身缠。整日忙碌,无一清闲。
府地是川,两边是山。道路不畅,车行困难。
山高坡陡,举步维艰。轿夫难上,自行爬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