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干锅系列(1 / 3)

加入书签

第280章干锅系列

京中食肆皆会随季节及应季的食材调整自家的菜品,吴记川饭亦不例外。

冬季无疑是最不友好的季节,菜蔬品类尤为稀少,且因天寒地冻,菜肴难以保温,不利于耗时较长的酒宴。

以七十二正店为首的大型酒楼,可为雅间食客提供宫廷宴饮式的分餐制服务,或者干脆推出暖炉宴。

所谓暖炉宴,即将炭火装入炉具,炉口往往会罩一个镂空的网盖,投入几颗香料到尚有余热的炉灰中熏炙,营造出暖香浮动的氛围。

或烤肉,或涮菜,客人则围坐在炉旁聊天、饮酒,吃现烤或现涮出来的热菜。

白居易有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绘的便是围炉把酒夜话的场景。

酒楼里的暖炉宴通常会安排专人服务,消费自然不低。

吴铭也有意推出几道适合冬天吃的热乎菜,一边煨煮一边食用的干锅系列无疑是最佳选择。

干锅是自火锅演变而来的江湖菜,说白了就是少汤亮油版的火锅。因其口味浓厚,食材丰富,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两边馆子同时上新。

干锅的主要味型为麻辣干香,且是越吃越香,川味饭馆可以保留原汁原味,吴记川饭则须照顾宋人的口味,调整味型,只取其干香椒麻,就算客人要求,也只做微微辣。

这都不是问题,干锅虽是川菜,但早已走出四川,遍及全国,不吃辣的地区后早已改良出不辣的版本。

在川味饭馆,可以推出一个干锅系列,但在吴记川饭,只在雅间里推出两道菜品:干锅鸡和干锅(千叶)豆腐,有不辣和微辣两种辣度可供选择。

之所以不在店堂里售卖,一是定价高;二是此菜需要用炉具持续加热,把味道煨进菜里,从而越吃越香。

换言之,干锅须慢品,这与店堂里追求快速翻台的目标背道而驰。

当吴铭抱著精致的陶土炉具走进厨房,立时受到三个厨娘的瞩目。

不待小谢开口询问,吴铭迳自道:「入冬了,店里的菜品也该上新了,今日教你们做干锅。」

干锅系列的做法不难,关键在于炒料。

有的饭馆会偷懒,拿火锅底料来炒,无论选用哪种主食材,炒出来都是一个味道,做成了麻辣香锅的模样。

而干锅做得好的饭店,每一锅都是经过独门秘方配制,味型各有差异,原本辣就有多种风味和变化,麻辣、酸辣、泡椒、怪味——不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

不多会儿,厨房里便飘荡起浓郁的辣香。

这不过是仙家灶房里的日常。

何双双和锦儿刚入职那会儿,常被呛得眼泪流,暗自腹诽仙人口味真重,如今已经习以为常。

「孙福」

吴铭叫来孙福,教他如何使用炉具加热。

他采购了两种炉具,一种是最常见的酒精炉,用于川味饭馆;另一种则是专为吴记雅间准备的陶土炉,现代的大路货,放在一千年前便是珍品。

他接著取出一个白色圆块:「把这个放进炉膛里,用火镰点燃,将锅具放在上面即可。」

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以前在狄公府上当差,孙福置办过暖炉会,他有相关经验,知道该怎么做。

令他吃惊的是,吴掌柜竟以珍贵的蜡块作燃料!

不止孙福,三个厨娘亦是愕然瞠目。

无怪四人有此反应,当一个东西长得像蜡块,燃烧时像蜡块,它不是蜡块,难道还能是固体酒精?

固体酒精算是高配的蜡块,火焰均匀,燃烧温度更高,且不会滴蜡,也不会产生烟尘和黑色残渣。

或许正因如此,两界门才准许其通过。

吴铭打算用它来加热干锅,以及出摊时引燃木炭。

倘若旁人问起,他便指酒精为蜡。

宋代没有石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