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宫中摆摊(2 / 3)
p>她不想在节宴上争执,只悄声嘀咕一句:「但能换个驸马,另择良配,孩儿什么都愿意做——」
教诲归教诲,赵希蕴的提议确令赵祯心动了。
只不过,一来他年事渐高,年初又生一场大病,记性大不如前;二来,平日里政务缠身,无暇顾及此等琐事。
故而,排当宴后,便将此事忘了。
直到数日后的夜里,赵祯忽感饥饿,惦记著吴记的卤味,这才想起女儿的建言,遂嘱咐张茂则:「遣人询问吴掌柜平素几时出摊,若得其便,可邀其驾车入宫门设摊。「
末了不忘叮嘱一句:「莫扰其正常营生。「
还和以前一样,吴铭将夜市交由三位厨娘操持,他自己则叫上张关索,两人驾著餐车满东京摆摊。
转眼两天过去。
现代的10月31日,晚上。
待最后一个客人离店,吴铭著手核算川味饭馆十月的总帐,本月的营收与九月相当,
八万多。
但由于吴记川饭开了雅间,包括海鲜在内的许多食材都在现代采买,因此成本变高,
利润有所降低,仅六万出头。
一如既往地给老爸发去六千工资,又给老妈包了个大红包,算作她和老爷子帮闲的酬劳。
走个过场罢了,本质上仍是左手倒右手。
用老妈的话说:「这些钱我替你存著,等你娶媳妇时用。「
吴铭倒不急著谈婚论嫁,尚未立业,何以家为?
但钱存起来确有用处。
川味饭馆终究是家苍蝇馆子,想要做成千年老字号,迟早是要迁店的,以后有的是花钱的地方。
「子厚兄!」吕大钧轻叩房门,「早饭已备妥!」
「来也!」
张载推门而出。
他离乡后,先至京兆府,与吕大钧等数位同科举子汇合,结伴上路。过华州、陕州,
入京西北路,经渑池、新安,抵西京河南府。
恰逢朱光庭等数名河南府举子欲赴京应试,遂同行。
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赴京士子越聚越众。众人跋涉二十余日,终于抵达中牟,
东京在望矣!
当此之时,天下举子如百川汇海,辐辏京师。沿途邸店无不客满,房价也较平日涨了一倍不止。
张载此行只带了一名亲随,入住时店里已不剩多少客房。他并非贪图享乐之人,主仆二人便在梢间里凑合了一宿。
此刻刚过四更,残月犹高悬天际,客店内外已是一片忙碌景象。灶房里火光正盛,釜镬热气蒸腾;院中骡马嘶鸣,伙计正添草加料;廊下举子束装,仆役负箧提囊——
按惯例,邸店不供膳食,旅客如欲填饱饥肠,可借店家提供的器具自行炊煮,这种旅途自炊称作「打火」,这类邸店也叫「打火店」。
同行人中,张载与吕大钧最为投契。
吕大钧乃京兆府蓝田吕氏子弟,他的两个兄长早已登科及第。吕家虽非显赫门庭,但较之张载家境,无疑优渥许多。
吕大钧十分景仰张载的才学,这一路行来,多有关照。
两人匆匆吃了些菜羹、炊饼,即刻收拾行装启程。
天光未明,一众青衿士子呵手跺足,踏著满地寒霜,走过足迹零乱的板桥,身后传来查杳的鸡唱。
旅途虽苦,幸而已近京畿,人烟越发稠密,邸店林立,商铺栉比,道路越发开阔平坦。
又行一日,东京巍峨的城墙已遥遥在望。
时隔近三十年,张载再次踏足京师。
一行人由南熏门进城,沿两侧御廊往北,但见人流如织,商铺夹道,车马塞途。人语喧阗,市声鼎沸,繁华更胜幼时记忆。
吕大钧出言相询:「子厚兄欲投何处?」
「当寻一邸店栖身。」
三十多年前,张载的父亲张迪曾在朝为官,后出知地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