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仿都仿不明白(1 / 2)

加入书签

第183章仿都仿不明白

和喜好交游雅集、纵情山水的同侪不同,苏颂从不汲汲于交际,即便是旬休日,亦不常出门,宁愿“宅”在家里看书。

他不仅嗜读,更痴于典藏书册。家中藏书充栋,不下万册,自经史子集、百家宏论,至稗官野史、孤本残编……包罗万象,无所不备。

他读书素来不拘门户,但得趣味,读名家巨著、经世鸿篇可废寝忘食;读市井杂著、异闻奇谭亦浑然忘我。

苏颂所学颇杂,尤爱星图历法、机巧营造和医学药理。

今日难得出一趟门,本欲赴吴记川饭再品吴掌柜的手艺,不料竟吃了个闭门羹,徒留空叹!

早知如此,倒不如去大相国寺寻觅一番,兴许还能淘到几卷手钞孤本、逸书残编……

乘兴而出,怏怏而返。

苏颂骑着赁来的马沿麦秸巷向东徐行。

行至巷口,状元楼的大伯张三立时满笑堆脸地迎上来,叉手唱喏道:“小店近日添了几味新菜,大官人何不进店尝尝鲜”

苏颂确有些饥肠辘辘,原本盘算着午间要在吴记川饭大快朵颐,早饭时便故意留了肚子……忆及此节,更觉郁闷,心想吴掌柜当真不擅经营,岂有在旬休日歇业的道理!

正自腹诽,忽闻那大伯报出两道耳熟的菜名:“蚕丝豆腐、假螃蟹……”

“”

他勒住缰绳,奇道:“贵店的蚕丝豆腐和吴记川饭的千丝豆腐有甚区别假螃蟹和赛螃蟹又有何不同”

同样的问题张三已经听过不下十遍,当下便按刘掌柜嘱咐的说辞答道:“各有千秋!”

“哦”

苏颂立时来了兴趣,本以为吴掌柜的手艺独步东京,别处难寻,原来这一巷之内便有“平替”

他翻身下马,将缰绳抛给随行牵马的乔大,对大伯道:“也给他备些吃食。”

张三忙不迭应了,谄笑着引贵客入内:“大官人可需上二楼雅阁用膳”

“不必,给我寻个僻静处便是。”

落座后,索性连食单也免了看,苏颂径直点菜:“便要那蚕丝豆腐和假螃蟹。”

一盏茶后。

苏颂尝罢蚕丝豆腐和假螃蟹,气得几欲掀桌。

你管这叫各有千秋!

这蚕丝豆腐分明偷工减料,豆腐本身不够雪莹嫩滑不说,刀工更显粗陋不堪,若说吴掌柜的千丝豆腐是一幅清雅的工笔细描,这蚕丝豆腐至多是小儿的信手涂鸦!

至于假螃蟹,更与赛螃蟹相去甚远!分明是拙劣的效颦之物,却连仿都仿不明白,不若唤作“假赛螃蟹”倒还贴切些!

强咽下状元楼粗制滥造的仿菜,苏颂更加怀念吴掌柜的手艺,心底的遗憾水涨船高。

好在是填饱了肚皮。

苏颂数出饭钱“啪”地掷在案上,拂袖而去。

翻身上马,自保康门入内城。

乔大问道:“老爷,眼下是径直归府,还是……”

苏颂略作沉吟,说道:“也罢,既已行至此处,便顺道去喻家走一遭,也有好些时日未曾拜访喻作头了。”

乔大知道老爷口中的喻作头指的是东京城里有名的木匠喻言。

喻家世代为木匠,喻言的曾祖父喻皓被欧公誉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由其主持建造的开宝寺斜塔曾是东京第一名塔,其所撰《木经》更是木工行的集大成之作。

老爷好机巧、喜营造,此事苏府上下人尽皆知,早年在地方上为官时,便常手不释卷研习经中学问。

每遇休沐、节假别无他事,老爷便会凿锯刨推,做些匠造活计。

苏夫人看在眼里,时常嗔怪:“你啊你,旁人皆是高朋清谈、诗酒怡情,偏你深居简出,净捣鼓些粗鄙活计!哪有半分士人模样!”

老爷却不以为然,正色辩道:“此言差矣!夫人只睹其表,却不知内里枢机暗藏,精妙之处堪比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