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群起而谏之(4 / 6)

加入书签

    “奴婢不知。听闻欧阳学士是吴记常客,曾亲题匾额相赠,想来应是不差。”

    “竟有此事?”

    赵祯兴致更浓。竟能让欧阳永叔这个老饕亲题匾额相赠,怕不是尝到了人间至味。

    当即做出决断:“那便宣召此人入宫罢。”

    “奴婢正欲禀明此事……”

    张茂则遂将李宪所言细细禀明,末了,说道:“奴婢于庖厨之道实属外行,只是这番言论听着像是推诿之词。这般恃才傲物,倒是有些不识好歹了。”

    这并非他的真实想法,他的想法也不重要,一切取决于官家的态度。

    “推诿之意或有,但要说全然不实,倒也未必。便以尚食局的御厨为例,入宫多年,厨艺未见精进,菜品亦少新意,可见此论确有几分道理……”

    赵祯忽然住口不言,只一味吃菜。

    张茂则默立一旁,静候圣裁。

    一份卤味拼盘本就不多,准确地说,原本挺多的,但送至官家桌上时,便不剩多少了。

    赵祯频频动筷,不多时,盘中佳肴竟已见底。

    他意犹未尽地搁下竹箸,终于开口:“若朕准其旬休、节假出宫,依你之见,彼可愿应召?”

    “官家,此事不合宫规,朝臣恐有非议……”

    话音未落,报时的钟磬之声杳杳传来,回荡宫阙。

    开宴吉时已至。

    张茂则当即侍奉圣驾移銮都亭驿。

    都亭驿外,赴宴百官早已肃立恭候。

    今日与宴者,除服紫重臣,尚有馆阁名士,以及朝野瞩目的贤才俊彦如王安石者。

    君臣入殿落座。

    较之赐酺首日,百官宴的规模要小得多,与会者皆为皇帝倚重的股肱之臣和有识之士,既有庆贺之意,也是君臣联络情谊的场合,氛围相对轻松,不似昨日那般正式。

    宴会中“上多作诗,赐令属和,及别为劝酒诗。”君主作诗以赐臣僚、群臣附和以献皇帝的做法已发展成为一种定制。

    酒过三巡,赵祯忽道:“适才吴记进献一肴,滋味甚美。朕本欲与诸卿共享,孰料吃得兴起,不知不觉间,竟已食尽。”

    群臣立时恭维:“陛下垂念臣等,此心已足令臣等感佩涕零!食与不食,皆沐天恩!”

    其中一部分人的确不以为意,官家今日所尝卤味,他们早已享用过,而官家无缘品尝的美食,他们也已大快朵颐。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