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考前誓师大会(2 / 6)

加入书签

    所谓锁院,即考官在接到任命时立即前往考场锁宿,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同院外臣僚交往。

    东京的解试分作三场:一是开封府试,今科由范师道、宋敏求等人担任考官;二是国子监试,由马遵、韩维等人担任考官;三是别头试,由王安石和陆诜担任考官。

    别头试其实就是亲族回避制度,当考生和考官存在五服以内的亲属关系时,需另设考场并由第三方监考。

    三场考试同时进行,但试题各不相同,由各自的考官出题。

    王安石头一天和女儿定下中秋之约,隔日便被锁进了考场,放榜之前休想出来。

    王蘅:“……”

    爹爹净会哄人!

    解试迫近眉睫,众考生百态各异,有悬梁刺股、焚膏继晷者,搏至最后一刻方休;亦有深谙张弛之道者,考前数日不再苦读,以求调整至最佳状态。

    苏轼恰属后者。

    兴国寺客院,厢房内,青灯如豆。

    苏轼搁下手中经卷,以指腹轻揉两鬓太阳穴。

    闭门不出,昼夜勤读,已有月余,委实疲惫不堪。

    扭头望向弟弟,但见他手不释卷,眼睑下乌痕深重,显是神思困顿已极,遂提议道:“子由啊!在屋里闷得筋骨也锈了,明日不若出门透口气?”

    苏辙头也不抬地回话:“解试在即,哥哥竟还有这般闲情逸致?”

    “正因如此,更需松缓心神!咱不走远了,只去吴掌柜店里吃顿便饭,如何?”

    “依我看,哥哥分明是馋虫作祟!”

    苏轼哈哈笑道:“品尝美食不正是最好的排遣方式?”

    “我不去。”苏辙翻过一页书纸,“备考尚未妥当,有这闲工夫,不如再过一遍经书。”

    “备考岂有‘妥当’二字?”苏轼不以为然,“你我总角同砚,要信的,应是这十年苦读的积累,而非考前这一时片刻的用功。”

    见弟弟垂首不语,苏轼忽而眼珠一转,诱惑道:“你就不念那冰甜可口的西瓜?瓤红胜玛瑙,咬下去甜汁满口,暑气尽消!待考毕退场,过了时节,可就没得吃喽!”

    话音未落,便看见弟弟喉头倏地一滚!

    苏轼趁势追击:“还有那甜滋滋的凉茶,沁人心脾!听闻吴掌柜七夕新出了一道炸鲜奶,一口下去,外酥里糯,甜香四溢,那滋味,啧啧……”

    “信口开河!”苏辙“啪”地阖卷,怒目嗔视,“你又未曾尝过,怎知其味!”

    “我虽未曾亲尝,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