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状元楼的小动作(2 / 3)

加入书签

题也正在于此:肉类成本在菜价中大致占比多少,行内人心知肚明,这两个数字显然不匹配。

    吴铭也已意识到这点,他每日为两家店采买肉类食材,账簿里却只记了吴记川饭的账,自然对不上。

    这话没法说,他只能含糊其辞:“其中一部分肉并未入市售卖,小店不曾从中得利,是以没有记录在册。”

    李铁民神情肃然:“既如此,吴掌柜便不该以吴记川饭之名进货,而且,恕我直言,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他已经很委婉了。

    若说这些肉未曾入市,那又能去了哪里?总不成真个无偿施舍给灾民罢?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托词罢了。

    这倒没什么,这一行里做假账的人多了去了。

    吴掌柜入行未久,到底缺了些江湖经验,故而漏洞显眼。

    若真要在账上做手脚,行里惯用的法子有几样:

    这第一种法子,须和肉行、鱼行事先通气,双方账目须严丝合缝;再请屠户、鱼贩每日将部分食材送至自家宅院,名为私用,实则转入店中。

    再不济,也要在账簿中将部分食材记作“陈货”、“残次”、“变质”等等。

    还有一种高明手段:将肉类改记作“杂料”、“汤底”,或折成油膏、肉酱等名目,以避人耳目。

    哪有这样单方面改账的,岂不给人揪辫子?

    除此之外,李铁民心头还有另一桩疑问:吴掌柜竟不曾从菜行采买过哪怕一篮子菜蔬。

    他大致猜得到原因。

    菜行与肉行不同,后者基本垄断了东京食肆的肉类供应,但采买蔬菜却不一定要经过菜行。

    京郊的菜农多为散商,每日挑担进城叫卖,并不入菜行,吴掌柜若是同熟识的菜贩交易,倒也说得通。

    菜账查不查得到无关紧要,只要肉行的账目皆有存档,查起来便分毫不爽。

    李铁民好意劝道:“吴掌柜,这账还是要改一改才行。若真查出贵店账目不对,且不提要担什么罪责,至少,这生意是做不成了。”

    吴铭知道李行老这是认定自己做假账了。

    吴掌柜心里苦,但吴掌柜没法说。

    “依行老之见,该改至多少,方算稳妥?”

    “至少四百贯,才勉强说得过去。”

    “四百贯……”

    吴铭在心中暗暗苦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