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人际关系网初现(2 / 4)

加入书签

暂时压下这个念头,继续梳理人际关系。

他注意到,卷宗中多次提到一个名字——刘谦,张启明的副手,任户部主事助理,从七品。

关于刘谦的记录不算多,但有一份弹劾奏疏格外醒目,正是张启明亲笔所书:“……臣部主事助理刘谦,利用职权,虚报盐引损耗,贪墨官银三百两。

证据确凿,恳请革其职,交刑部问罪……”

奏疏后面附着郡尉的批复:“刘谦贪墨属实,念其初犯,罚俸三年,降为文书,留部查看。”

时间是在半年前。

林越摸着下巴沉思:被顶头上司弹劾,差点丢了官职,刘谦对张启明怀恨在心,也合情合理。

而且刘谦身为副手,对张启明的作息、习惯甚至密室的情况,恐怕都了如指掌,作案条件比李嵩更便利。

但他同样有疑虑。

刘谦只是个从七品文书,就算杀了张启明,也未必能取而代之,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除非……他背后有人指使?

林越将李嵩和刘谦的名字写在纸上,用线连了起来。

一个是有动机但动手不易的高官,一个是有条件但动机未必足够的下属,这两人之间会不会有关联?

他继续翻阅卷宗,这次把重点放在张府的内部人员上。

张启明的家人不多,妻子早逝,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求学,府中常驻的是三个仆役:一个负责洒扫的老仆,一个烧饭的厨子赵六,还有一个伺候笔墨的小厮。

卷宗里对这三人的记载很简略,只在去年的户籍核查中提到“身家清白,无不良记录”

林越却没放过细节——老仆是张启明的同乡,伺候了二十年;赵六是三年前从乡下雇来的,手脚还算干净;小厮则是张启明远房的侄子,机灵但性子跳脱。

“内部人员……”

林越笔尖轻点桌面。

能在密室杀人后不留痕迹,熟悉张府环境是必要条件。

这三人中,谁有机会接触到牵机散?谁又有机会在张启明进密室前下手?

老仆年纪大了,似乎没什么动机;小厮是亲戚,按说不该加害;倒是那个厨子赵六,负责饮食,若想下毒,机会比谁都多……可密室里并无食物,验尸也没现消化道中毒的迹象,反而是耳后有针孔,这又怎么解释?

林越揉了揉眉心,只觉得线索像一团乱麻。

李嵩、刘谦、张府内部人员,三个方向都有疑点,却又都缺乏直接证据。

牵机散的来源、密室的手法、凶手的具体动机……还有太多谜团等着解开。

“林捕头,查得怎么样了?”

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林越抬头,见是分管北城的巡捕长周成,正抱着胳膊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两个捕快,脸上都带着看热闹的神情。

这周成是郡城老捕快,资格比王烈还老,仗着自己破过几个小案,向来眼高于顶,对林越来郡城当巡捕长本就不服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五章:人际关系网初现(第22页)

“周捕头有事?”

林越不动声色地将桌上的卷宗收拢。

周成踱到案几旁,瞥了一眼纸上的名字,嗤笑道:“还在琢磨呢?我听说了,李仵作一开始说是暴病身亡,是你硬说中毒,还弄出些稀奇古怪的法子验毒?林捕头,不是我说你,张大人死在密室里,门窗都锁着,怎么可能有人下毒?怕不是你想立功想疯了,拿个死人做文章吧?”

他身后的捕快也跟着哄笑:“就是,依我看,就是心疾死的,哪来那么多弯弯绕绕?”

“咱们捕快是抓贼拿凶的,不是来猜谜语的。

林捕头刚从县城来,怕是还不懂郡城的规矩,这种官场上的事,少掺和为妙。”

林越放下笔,看着周成:“周捕头的意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