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刀工24技,不止是两面刃,竟然还是一把子母...(第一更)(2 / 5)
bsp; “他现在这种手法,相比于说是切,其实本质叫「划」会更准确一点。”
“他就是利用冰刀上面缝隙的特性,从侧面走斜角将萝卜一片片划开而上面的缝隙,在制作时应该就已经算过”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想要复原他使用的手法,只凭借这把冰刀是不够的”
“想要使用这把冰刀,本身也是有着独特技巧的。”
胡钟英说罢,眼里闪出浓烈的兴趣。
在厨协里,他是不折不扣的刀痴。
当然,不是痴迷厨刀的痴,而是痴迷刀工。
华夏厨师流传到现在,常见的刀工有「24种」。
一般师傅,将其称为「刀工24技」。
其中包括12种直刀切,6种平刀切,3种斜刀切,3种混刀法。
如果类比到绘画中,这24种基础刀法,就可以看成是24色的颜料盘。
理论上完美掌握24种基础刀工,就可以融会贯通,切出至少40多种基础刀工以上的变种。
但看起来容易,实际上是一点都不简单。
基础刀工虽然易学,但想要全部掌握却难如登天。
很多厨师,每日磨炼,十数年也只能将其中的一小半练习成本能。
毕竟厨师是要吃饭的,就算是切配师傅,所切的原料也是根据饭店自身菜单来安排的。
为了保证饭店的上菜速度,绝大部分特别耗时的菜品,寻常饭店是不做的。
这也就导致厨师习惯性偏科.
抛开这些外部因素,大部分厨师常用的基础刀工可能只有8~12种。
这种情况当然足够面对开店的食客需求,但想要攀登高峰却是难上加难。
大部分厨师都是使用的「王青锐」的那种传统模式即在保证自己刀工的基础上,掌握2~5种高阶刀工技巧。
对于天赋有限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划算的选择,毕竟一道料理好吃与否,刀工只决定了一部分。
但胡钟英不同,他个人对刀工特别痴迷,在当年创造自己的杭区衍生菜系「迷宗」时,对门下弟子,提出了严苛的刀工标准。
其自己编写的《烹饪技艺规范》,将“刀工精度”一项卡成了量化标准。
改良版「钱江肉丝」的刀工要求在书中明确写明,切配的必须是0.24cm×4.7cm肉丝,单根误差≤0.03cm之间。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