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前所未见的新戏剧!(2 / 4)
,观众的笑容渐渐收敛。
这并非简单的风流轶事,台词中蕴含的信息量极大,迅速勾勒出这个家族内复杂的人际关系。
“纪尧姆”的贪婪、无耻,以及对女儿的利用;“芬妮”的单纯、不安,和那份隐藏在娇憨下的痛苦……
这些都通过演员近乎于“生活化”的表演,清晰地传递出来。
没有过去戏剧中常见的夸张手势和朗诵腔调,他们的对话就像真正发生在巴黎某个豪宅角落里的日常。
这种“真实感”牢牢抓住了观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戏剧还是如此演绎。
尤其是舞台上巧妙布置的各种光源——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将演员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呈现在观众眼前。
这彻底革新了演员的表演方式。
紧接着,纪尧姆开始抱怨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芬妮的母亲,并且提到了自己的儿子“马塞尔”:
【纪尧姆(滔滔不绝):哼!我跟你说,我娶你妈,我还抱老大的委屈……
芬妮(不愿听):爸爸。
纪尧姆(骂得高兴了):哼,谁知道我是替哪个下水道里的老鼠养的儿子。】
台下观众皱起了眉头。
纪尧姆的粗俗令人厌恶,他对儿子“马塞尔”的辱骂,进一步加深了这个家庭的矛盾阴影。
同时也让观众们意识到还未露面的“马塞尔”和他的母亲,似乎有着非复杂的过去。
【芬妮:哥哥哪点对不起您,您这样骂他干什么?
纪尧姆:他哪一点对得起我?当兵,拉货,干工厂的机器匠,念书上学,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
好容易我推荐他到了拉维尔涅先生的矿上去,他又跟工头闹起来,把人家打啦。
芬妮(小心地):我听说,不是我们老爷先让矿上的护卫开了枪,他才领着工人动的手么?
纪尧姆:反正这孩子混蛋,吃人家的钱粮,就得听人家的话,好好地要罢工,现在又得靠我跟老爷求情啦!
芬妮:您听错了吧;哥哥说他今天自己要见老爷,不是找您求情来的。
纪尧姆(得意):可是谁叫我是他的爸爸呢,我不能不管啦。】
“罢工”这个词一出,顿时让现场的法国人神色变得精彩起来。
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各种工人运动方兴未艾,尤其是公社以后,罢工是社会上很热门的话题。
工团主义、工联主义,各种工人党派……在巴黎时髦得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