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请把“福尔摩斯”还给法国!(2 / 3)
未有的震撼。
先贤祠广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一位中年男子忍不住抬起自己的手仔细端详:“不可思议!”
紧接着又下意识地闻了闻自己的袖口。
邻座的一位女士被他的举动逗笑了,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位体面的男士会忽然做出这个举动。
很快,像伦敦一样,巴黎也兴起了一股观察手掌和怀表的热潮,成了社交圈里新的时尚。
绅士们互相打趣,试图从对方的衣着细节上推断出当日的行程;
女士们则更含蓄一些,但也在沙龙聚会中,悄悄观察着同伴的饰品和举止,幻想着能发现某些隐藏的线索。
但与英国读者将福尔摩斯的“演绎法”奉为“人类理性的极致表现”不同,感性的法国人从中品出了另一种味道。
伏尔泰码头边的一个文学沙龙里,一位年轻的诗人挥舞着手中的《现代生活》:“这是一种另类的浪漫!”
他激动地阐述着他的观点:“福尔摩斯的魅力,不在于冷冰冰的逻辑,而在于他超越了日常生活!
你们看,他从最平凡、最琐碎的事物中挖掘出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理性,这是一种神奇的天赋,也是一种最极致的浪漫!”
另一位作家点头附和:“说得对!这是一种‘英雄式的个人主义’。
福尔摩斯孤身一人,用自己的细腻入微,对抗着整个世界的粗心大意。
他用他独一无二的眼光,建立起一套只属于他自己的秩序和真理。
他不依赖权威,不盲从大众,只相信自己的观察和推理。
这种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姿态,英国佬真的会理解吗?”
一位女士补充道:“你们不觉得,这种近乎偏执的极度专注,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的美感吗?
他像一位艺术家,只不过他的画布是犯罪现场,而他的颜料是那些被常人忽略的细节。
这种在通过推理寻找秩序、探究真相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诗意!”
这种解读迅速在巴黎的文化圈中流传开来。
法国读者们有意无意地避开了福尔摩斯身上那种被视为“英国式”的刻板理性。
他们更多地在谈论他的孤傲不群,演绎法的神秘色彩,以及虚无缥缈的“艺术气质”。
他们将福尔摩斯视为一个浪漫的孤独天才,一个用理性的思维进行浪漫的创作的诗人。
而普通市民读者则更直接地感受到了故事的魔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