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人的解剖(4 / 6)

加入书签

容,什么都不用问了,什么都懂了。

-

“情人节特刊,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选题”

《跳起来》编辑会议,今天讨论的是明年的二月刊,也是情人节特刊。

《跳起来》并不是每一年都会做情人节特刊。

今年做,是因为他们拿到了一个重量级的连载。

华语顶级的爱情小说作者祝语洁将从《跳起来》二月刊开始,连载她的新长篇小说。

这位创作年限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作家,虽然每一部都是爱情为主体,但实际上,是一位在读者群体影响力很大的严肃文学作家。

能够将爱情题材写进严肃文学的范畴,没有几个。陆严河第一时间能够想起来的,也就是张爱玲。

因为《跳起来》杂志本身的定位还是一本文艺杂志,所以,尽管它的媒体矩阵越做越强大,这本杂志本身还是维持自身的定位,不改变内容方式,努力地去跟顶级的华语作家进行合作。

能够拿下祝语洁的新长篇小说连载,白雨功不可没。

据说白雨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为了跟祝语洁熟络起来,专门举行了三场“祝语洁读者会”,基本上每个季度要去拜访一次,并且,使用跳起来很多渠道资源,帮祝语洁卖书。

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

拿下祝语洁的意义,跟当初拿下石夏老师连载的意义是一样的。

《跳起来》最开始的定位是青春文艺杂志,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开始去“青春”,强“文艺”,要打造的是一个权威的文艺媒体。

那权威二字,其实就来自行业认可度,来自影响力。

这种概念,就跟现在的奥斯卡一样。哪怕已经是行业公认的大奖了,也仍然还是需要那些顶级大咖、巨星一年一年地来为其加持——当然,大咖巨星们也需要相同的回报。

白雨就提出来:“我之前报过一个选题,围绕祝语洁老师的四本长篇小说,邀请八位一线明星,拍摄四组主题照片。”

“你这个概念当然很好,但是,这不适合纸质版的杂志。”陈思琦说,“这个策划没有七位数肯定做不下来,但放在杂志上,有多少意义呢我们并不是一个噱头杂志,也不是一个图像杂志。”

马上有人说:“咱们这个情人节特刊是要以祝语洁老师的作品为主题吗”

“这样太局限了,没有必要。”陈思琦马上摇头,“虽然祝老师在文学圈的地位很高,可对于大众来说,其实知名度并不高。”

“对《跳起来》的读者群来说,祝老师的知名度肯定是高的。”白雨马上说。

“每一期特刊,除了面向我们已有的读者,我们还希望它能够通过一些话题或者是选题,打破圈层,吸引到新的读者。”陈思琦说,“这是特刊背负的一个任务。”

“或许我们可以去梳理神话传说里的爱情故事”徐子君提议,“很多神话传说里的爱情故事,一开始其实都跟爱情无关,去梳理它们的演变沿革。”

“这是是不是有点小众了”陈思琦说,“这个选题是有意思的,但视角有点小众。”

“如果——”琳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邀请三个名人,给他们的对象写一封信呢比如黄楷任和辛子杏,比如祝老师,名人效应永远是最能够带动大众的关注的,明星,作家,再加上一个社会知名度非常高的名人。”

“这个想法很好。”陈思琦马上眼前一亮。

周木恺推了推自己鼻梁上的眼镜横夹,说:“做一档情书策划,面向全国征稿。征稿也是杂志最容易拓宽读者群的方式,很多不读这本杂志的人,因为这个征稿,会开始去了解这本杂志。其实这几期《跳起来》,销量也有着明显的上涨,就是因为年终盘点投票的事情,我觉得征稿也是一样的概念。”

陈思琦想了想,说:“但是这样就变成一个情感类的选题了,有点跟我们《跳起来》本身的定位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