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三部文艺片上映(4 / 6)

加入书签

,都是在塑造一种正面的国家形象,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或者是类型片,不是说只有主旋律电影才能做到的。我拍的《六人行》《暮春》《三山》以及这一次的《荣耀之路》,没有一部主旋律作品,可是,它们都在国外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也有很多外国朋友因为这几部作品,对我们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不少兴趣。”

陆严河今天在这里说这些话,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

以前国内电影市场不够大的时候,整个影视圈还挺有一股要去外面找认可、找存在感的力量的,哪怕那个时候其实是自己不自信,所以觉得外面的就是香的、好的,但不管怎么样,造就了很多创作者努力去国际上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

可现在,自己太自信了,又导致了另一个极端,觉得用不着别人的认可了,自己国内的市场就足够大了,就算华语影视剧在全世界没有什么影响力也不影响他们自己赚钱了,成了另一种程度上的“闭门造车”,而这个现象的背后,又是另一种“傲慢”,还专门给试图继续“走出去”的人戴上一顶“崇洋媚外”的帽子。

二十年前,华语电影的身影会频繁地出现在国际影坛上,它没有消失过。

十年前,华语电影忽然就慢慢地、越来越少地出现了。

直到这两三年,才又慢慢地出现了一两部作品,重新回到国际影坛的视野中。

“我觉得还是要鼓励华语电影多去参加国际上的电影节,这不是说非要去拿奖,或者是只有国际上的奖就比国内的奖高级。”陆严河笑了笑,用一种最学生的语气、不带攻击性地说,“而是国内的奖,不管怎么样,每年都会有人拿到,但国外的奖呢,如果我们不积极去参赛,不多鼓励大家拍适合参加电影节的片子,那我们可能又会从国际影坛的视野中消失七八年。”

“这都只是我的一点感受,肯定有很多因为我年纪小、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有什么不对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

鼓励华语电影多去参加电影节。

不是为了镀金,也不是因为外面的奖就比国内的奖高级、牛掰。

单纯就是因为,国际电影节现在仍然把持着电影这门全球通行的艺术形式的艺术话语权。

只有等到那一天你中国有了自己的好莱坞和奥斯卡,另起炉灶,不用依赖别人的传播渠道了,你就可以像好莱坞电影一样,等着别人主动来请你参加。

现在中国市场这么大,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因为来自中国电影市场,所以一旦入围,被各大电影节的官方热情招待——难道他们都是冲着他本人吗

陆严河没那么大脸。

-

陆严河的这番话,在现场并没有引起多少的讨论,但是,活动结束以后,却有人传话过来,表示他的发言很好,还表示,请他作为中国电影人,继续加油,带着华语电影继续到国际上去展现华语电影的艺术魅力。

“这就够了。”陈梓妍点头,对陆严河说,“有了这句话,你就是有尚方宝剑的人了。”

陆严河还茫然不知,隐隐约约意识到了什么,又没有完全想清楚。

直到他听说有一部辰光电影公司发行的喜剧大片《左脚大仙》想要定档中秋档期,跟《胭脂扣》一起上映,争夺票房,结果被挡,让它退出中秋档,陆严河才知道陈梓妍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梓妍说:“保护艺术电影,官方有很多种保护的手段,设立基金支持创作是一回事,拿几个小档期出来给艺术电影放映也是一回事。《左脚大仙》这种电影之所以现在突然想要定档中秋档,就是发现三天假期,目前却没有其他大片,觉得自己可以来捡个漏。那这个漏当然不能让它捡了。”

档期是一门学问,对电影的影响更不用说了。

夏天上映的《人在囧途》,因为没有在春节档上映,被业内估算,损失了至少三个亿。

陆严河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