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互为犄角、围点打援(3 / 4)
手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的军事能力虽然不是很出彩,但他的大局观以及政治手腕都是当世顶尖的,他总是能做出让大明非常难受的举动来。
朱由检还没有尝试过失败的滋味,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朝堂上。接连的胜利麻痹了他的神经,他都快忘记自己身处残酷的明末了。
他太顺利了,只记得自己打残了建奴,对建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杀伤,那堆积成山的头颅是做不得假的。
他以为建奴就会这样一直衰落下去,被他小刀切香肠一样一点点摁死;他以为下一次双方之间的战争将是由他掀起的,建奴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等大明将一切都准备好,然后双方开战。
但这次皇太极的奋力一击,却将他给打蒙了,朱由检发现,面对建奴的进攻,大明并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辽南如今有三万在册军队,新老参半:老兵是毛文龙的东江军旧部,新兵则主要由辽南本地汉民以及归附汉民组成。
目前辽南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朝鲜人比汉民还要多,也有几个归附的蒙古小部落,他们每部的人数不允许超过八百人,战时抽丁二百随从明军作战。
主体民族意识很重要,袁可立并没有抽调朝鲜移民参军:汉人要出丁参军,所以税率更少;朝鲜人受汉人军队保护,所以税收更高。将人头税、辽饷等通通算入田赋以后,朝鲜人的税率达到了十税七。
袁可立怀疑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伤他们了,但他还是低估了朝鲜两班贵族的拟人程度。
税收到了七成,这些朝鲜移民不但没有反抗,反而是感恩戴德,他们自发地给老袁头立了生祠,日日祭拜,把老头都给整不会了。
可怜的杨镐“朝鲜太上皇”之位不保,因为杨镐只是朝鲜贵族的恩人,而袁可立是朝鲜百姓的恩人。
三万兵力要防守将近二百里的防线,面对的是建奴的十三万大军,防守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在援军抵达之前,袁可立与毛文龙选择收缩兵力,以保全金复海盖四州东部沿海核心区为首要目的。
现在说逃跑还为时过早,袁可立虽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退守旅顺,封锁咽喉,建奴没有成建制的水军,就算他们有十倍百倍的兵力也无法突入旅顺。
只是这样一来,辽南的投资就要打水漂了,说是撤退跟兵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袁可立也承担不起几百万两损失的罪责,不死也要回家种地,毛文龙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皇太极就已经成功了:毛文龙和袁可立恶心他们十几年了,最近更是越来越恶心了,如果能够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皇太极觉得赔上两个旗的兵力都是值得的。
对于皇太极来说,这一次他们是在家门口打仗,相比于突袭关内那种补给线断绝、物资基本靠抢的模式,这一次他们的补给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
他是将兵力全部压上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