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狼烟一瞬八百里,蓟镇告急!(2 / 4)
朝鲜逆子容易处理,粆图台吉就不好忽悠了。他想要内附,又不肯被拆散,而是希望朝廷给他封王。惶惶丧家之犬也配提意见?!他的请求自然被无情拒绝了。
而辽阳、沈阳之战的兵败沦陷,就是因为辽东经略袁应泰轻信了蒙古人,接纳了大量蒙古灾民,然后被背刺。现在看察哈尔部这架势,哪里敢把他们放进关来?结果,察哈尔残部的几万部众就赖在了宣府城下不肯走了,严重影响了宣府镇百姓跟其他蒙古部落做生意。
察哈尔部在明军、建奴、右翼蒙古三方势力的夹缝之中生存。不是他们不想西迁,西面是土默特部的地盘,再往西很可能碰见旧主林丹汗,到时候就很尴尬了。蒙古虽大,但没有一块草皮是多余的。让粆图台吉跳舞,他不肯,刀子架在脖子上都不肯。
西洋诸国的使臣也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跟郑芝龙不对付,郑芝龙原本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通译兼买办,但翅膀硬了之后,就开始背刺旧主了。荷兰跟郑芝龙的恩怨,朱由检并不关心,他只是想利用一下这个海上马车夫。
目前,欧洲各国还没有意识到白银流失的危害,跟大明做生意如火如荼,再过几年,他们就要限制白银出口了。西方人不好打交道,他们的殖民发家路就是靠着坑蒙拐骗来实现的,最喜欢欺负土著,大明在他们眼里也就是大一点的土著国而已。
好在朱由检也不安好心,郑芝龙有黑鬼雇佣兵火枪队、日本浪人贴身侍卫团,朱由检也想让红毛番鬼为大明流血,但却不太想出钱。
大明二百年来,一直在持续性地进行军事改革、装备迭代,只是过程有些螺旋,结果也不是很美好。朱由检并不迷信技术,打仗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人。
崇祯年整顿军备的方向,延续天启年的策略:加强火力、训练车营、拼命攒骑兵。但全火器部队也不是无敌的,虽然北方干旱,被雨淋的概率不是很大,但火器就是如此不便之物,天气太冷,铳管是会被冻裂的。
萨尔浒之战就受到了天气的影响,铳管冻裂十之五六,士兵手指不能屈伸,交战的时候,明军火器大多哑火,堪称女真版本的冬季攻势。
火器部队很强,但韧性就差了许多,不如传统弓箭、冷兵器可靠。西洋的火炮很好,所谓更先进的燧发枪却差点意思,太贵了,而且不如火绳枪稳定,在最强和最高性价比之间,大明只能选择性价比。
朱由检的焦躁不是没由来的,而是由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没能解决,所以即使捷报频传,他也依旧高兴不起来。这个问题就是:倘若建奴入关,他何以御敌?
大明的先天劣势太严重了,其实,集中大明各处精锐,也能攒十几万兵马出来,可是,这样一来各地的守卫就空虚了。就算不管不顾,强行把力量集中起来,人家建奴也不傻的啊,凭什么要跟明军硬碰硬呢?他们骑兵部队随时可以跑。
对于农民起义军来说,围追堵截是有效果的,但对于东亚马群之主来说,只要战场足够大,根本就不存在堵截的可能性。
历史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各种搅局之后,如今大明的局势朱由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