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唱错了怎么办?(1 / 2)

加入书签

“公益音乐晚会?”林舟眼睛一亮,“当然行!正好可以借着晚会,把《雨落的声音》唱给更多人听,还能宣传公益,一举两得。”

小宇立刻拉着林舟的手:“林舟哥哥,我们真的能去晚会表演吗?我从来没在那么大的舞台上唱过歌。”

“当然能,只要你好好练习,肯定能在舞台上表现得特别好。”林舟摸了摸小宇的头,又对院长说,“到时候我们就唱《雨落的声音》,再加上《星光》的合唱,您觉得怎么样?”

“太好了!我这就给晚会主办方回复,说我们同意参加。”院长笑着说。

周四这天,林舟带着王磊去了青溪村。刚到村口,就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过,岸边的老槐树上,几只鸟叽叽喳喳地叫着。王磊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录下鸟叫的声音:“林老师,你听,这鸟叫的声音,跟我们山里的鸟叫有点像,但又不一样,更清脆些。”

林舟也拿出手机录音:“对,每个地方的自然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咱们多录点,回去可以加到歌里当背景音。”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在村里的老磨坊旁搭好了临时休息区。导演笑着迎上来:“林舟老师,王磊,你们来得正好,其他导师和学员也刚到,咱们先休息会儿,等会儿一起去村里采风。”

林舟和王磊刚坐下,就看到苏晴带着一位女学员走过来。苏晴笑着说:“林舟,王磊,你们来得挺早啊。这位是我的学员,叫方晓,特别喜欢写抒情歌。”

方晓笑着打招呼:“林舟老师好,王磊你好,我听过你的《山里的春天》,特别喜欢。”

王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林舟笑着说:“别这么谦虚,你的歌里有最珍贵的真诚。咱们等会儿一起去采风,多交流交流,说不定能有新想法。”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舟带着王磊走遍了青溪村。他们在老磨坊里,录下石磨转动的“咯吱”声;在小溪边,录下溪水撞击石头的“叮咚”声;在村民的菜园里,录下风吹菜叶的“沙沙”声。王磊一边录,一边在笔记本上写着:“石磨的声音像爷爷的脚步声,溪水的声音像小时候的童谣……”

中午,他们在村民家吃饭。村民阿姨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粥:“这是用自家种的玉米磨的,你们尝尝,比城里买的香。”

王磊喝了一口,眼睛一亮:“跟我爷爷磨的玉米粥味道一样!阿姨,您磨玉米的时候,石磨是不是也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阿姨笑着说:“是啊,那石磨用了几十年了,磨玉米的时候声音可大了,不过听习惯了,还觉得挺亲切的。”

林舟看着王磊和阿姨聊天的样子,心里忽然有了想法:“王磊,你可以把磨玉米的声音、爷爷的故事,还有刚才喝玉米粥的感觉,都写进歌里,这样的歌肯定特别有生活气息。”

王磊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刚才录石磨声音的时候,我就想起爷爷磨玉米的样子,想写一首叫《石磨与粥香》的歌。”

“这个名字好,既有画面感,又有温度。”林舟笑着说,“等回去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把这首歌的框架搭起来。”

下午采风结束后,林舟和王磊准备返程。刚走到村口,王磊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山坡说:“林老师,你看,夕阳落在山坡上,像给山披了件金色的衣服,太好看了!”

林舟抬头望去,夕阳把山坡染成了金黄色,几只归鸟从天空飞过,留下淡淡的影子。他赶紧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这个画面可以当《石磨与粥香》的封面,太有感觉了。”

回到城里后,林舟把采风录下的声音整理好,发给王磊:“这些声音你可以先听听,找找写歌的感觉,要是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

王磊回复:“谢谢林老师!我今晚就听,争取早点把《石磨与粥香》的初稿写出来。”

接下来的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