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万民归心(1 / 2)

加入书签

青阳城的清晨,是被武学馆里孩童的呼喝声唤醒的。

城东的“启武馆”刚开门,就涌进了数十个半大的孩子。他们穿着统一的灰布短打,在教习的指导下扎马步、练劈砍,小脸涨得通红,却没人喊累。最前排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出拳时格外用力,拳风竟带起了细微的尘土——他是落霞城死难士兵的儿子,爹娘牺牲后被接到青阳城,如今最大的愿望是“像大王一样,练好武艺守家园”。

“小虎,出拳要沉肩,别用蛮劲!”教习笑着纠正,手中的木剑轻轻敲了敲男孩的胳膊。这教习原是军中退下的老兵,因战伤退伍,被朝廷聘来武学馆任教,每月俸禄足够养家,脸上总带着满足的笑。

“知道了,张叔!”小虎咧嘴一笑,调整姿势,再次出拳,拳头上的战魂纹路隐隐发亮——这是“全民习武”政策推行后,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战魂基础训练的成果。

武学馆外,晨雾尚未散尽,街面上已热闹起来。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喊着“新出的灵泉水豆腐”;提着菜篮的妇人在摊位前讨价还价,声音清脆;几个穿着青衫的书生匆匆走过,手里拿着刚买的《青阳律》抄本,要去参加每月一次的“律法宣讲会”——那是朝廷为让百姓知法守法,专门开设的免费课程。

青阳城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街道拓宽了,青石板铺得平平整整;排水沟渠重新修缮,再不怕雨季积水;连墙角都种上了花草,昔日的边陲小城,如今已有了几分皇都的气象。这一切,都源于林浩推行的三项新政:轻徭薄赋、科举取士、全民习武。

巳时的茶馆里,说书先生刚敲响醒木,满座的茶客就自发安静下来。

“上回说到落霞城大战,咱们大王以王级巅峰战力,硬撼苍烈半步皇级威压,一枪刺穿敌将左肩,逼得联军狼狈而逃……”先生唾沫横飞,手中的折扇拍得啪啪响,“那一战,咱们青阳军以少胜多,不仅守住了落霞城,更打出了咱们的威风!从此,苍澜王朝再不敢小觑我青阳!”

“好!”茶客们齐声叫好,掌声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落。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捋着胡须,感慨道:“想当年,咱们还是大楚的边民,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哪敢想有今日?轻徭薄赋,孩子能免费进武学馆,寒门子弟能考科举当官……林大王这是给咱们指了一条活路啊!”

“可不是嘛!”邻桌一个商人模样的人接话,“我原是大楚旧都的绸缎商,城破后逃难到青阳,本以为要讨饭,没想到官府不仅给了我开店的地,还减免了三年商税。如今我的铺子比在旧都时还红火,上个月刚把妻儿接来,这青阳城,就是我的家了!”

他的话引起一片共鸣。茶馆里坐着不少从原大楚旧地或新收领地迁来的百姓,有的是工匠,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小贩。起初他们还有些拘谨,觉得自己是“外人”,可日子一长,看着青阳的安稳、公平,看着孩子能上学、老人有赡养,那份疏离感早就没了。

“我儿子去年考中了算术科,现在在户部当差呢!”一个妇人骄傲地扬着下巴,“他总说,在青阳,有本事就有奔头,不用看世家脸色!”

说书先生见气氛热烈,趁机高声道:“诸位可知,昨日户部贴出告示,今年秋收后,全国再减一成赋税!”

“真的?!”满座哗然,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轻徭薄赋,不是一句空话。自地脉开发让粮产大增,边境互市带来税收,林浩便一次次减免赋税。百姓手里有了余粮,商户有了利润,干活的劲头自然足,连带着整个青阳国的活力都翻了几番。

城南的农田里,陈武正蹲在田埂上,看着新粮种抽出的麦穗,眼中满是笑意。

几个老农围在旁边,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陈将军,您看这麦穗,比往年密三成!按这势头,亩产少说增五成!”

“这还得多谢大王和将军啊!”一个老农抹了把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