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落霞谷建设(2 / 3)
多……”姚若曦想推辞,却被林浩打断。
“医馆是锐锋营的命脉,不能省。”林浩看着她,语气郑重,“弟兄们在前线拼命,身后得有能让他们安心的医馆。”
姚若曦心中一暖,低头应道:“我会尽快办好。”
三人走出地道时,谷内的阳光正好。医馆就设在谷中央的一片空地上,是几间新盖的木屋,门口挂着“济世堂”的木牌,几名穿着灰布衣的学徒正蹲在地上晾晒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
“这几日收了十几个伤兵,都是清剿黑风山残部时受的伤。”姚若曦领着林浩走进医馆,“以前这种伤至少要躺半个月,现在用了新的接骨法和药膏,七天就能下地了。”
医馆内整洁有序,靠墙的架子上摆满了药罐和药材,几名伤兵躺在铺着干草的木床上,气色红润,正和旁边的学徒说笑。看到林浩进来,纷纷挣扎着要起身。
“躺着吧,养伤要紧。”林浩按住一名断了腿的士兵,“恢复得怎么样?”
那士兵咧嘴笑:“托将军和姚医师的福,好多了!再过几天就能回队训练了!”
姚若曦拿起一旁的夹板,轻声解释:“以前接骨只用木板固定,现在裹上浸了药汁的麻布,既能消炎,又能促进骨头愈合。我还教了他们几个简单的复健动作,好得快些。”
林浩看着她熟练地检查伤口、调整夹板,动作轻柔却利落,心中不由得生出敬佩。在这烽火连天的北境,医术或许比刀剑更能凝聚人心——士兵们知道身后有能救命的医馆,冲锋时才更有底气。
“对了,”姚若曦像是想起什么,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摞竹简,“我编了本《战地急救术》,里面记了些止血、包扎、处理箭伤的法子,想让医馆的学徒和各队的伍长都学学,万一战时医兵不够,他们也能搭把手。”
林浩接过竹简,封面上是姚若曦亲笔写的书名,字迹清丽。翻开一看,里面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手绘的插图,从如何辨别有毒的箭头,到怎样用烧红的烙铁止血,条理清晰,简单易懂。
“这个好!”林浩赞道,“让王虎安排,每天抽一个时辰,让弟兄们来学。学会了的,赏!”
王虎在一旁连连点头:“还是姚医师想得周到!以前弟兄们受伤,往往等不到医兵就……现在有了这个,存活率肯定能提高不少!”
正说着,一名亲卫匆匆跑来:“将军,断云关送来一批流民,说是想加入咱们锐锋营,王队正让您过去看看。”
林浩跟着亲卫往谷口走,姚若曦也跟了上来,想看看有没有受伤的流民需要救治。
谷口的空地上,站着近百名气色憔悴的流民,大多是老弱妇孺,还有十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手里攥着锄头、镰刀,眼神里带着惶恐和期盼。
“将军,这些都是从黑风山逃过来的南朝百姓,被蛮族抢了家园,一路逃到这儿。”负责接待的队正解释道,“问他们愿不愿意留下,年轻的想当兵,老的想种地。”
林浩的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孩子的脸上还有未愈合的冻疮,不由得想起锐锋营刚成立时的艰难。他看向王虎:“能干活的,不管男女老少,都留下。汉子们编入辅兵,跟着训练;妇人孩子去后勤营,帮忙缝补、舂米;老人懂耕种的,去田里跟着老农学。”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些,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到:“落霞谷管饭,干得好的,分地!以后这儿就是你们的家!”
流民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激动的欢呼,不少人甚至跪了下来,对着林浩连连磕头。
姚若曦走到那抱着孩子的妇人面前,轻声道:“孩子的冻疮我看看吧,医馆有药膏,能治好。”
妇人感激涕零,连忙将孩子递过来。姚若曦小心翼翼地解开孩子冻得发紫的袖口,拿出随身携带的药膏,轻轻涂抹在伤口上。
林浩看着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