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突破战术(5 / 6)

加入书签

国动员了超过600万的军队,奥匈帝国动员了370万的军队,奥斯曼帝国则动员了210万的军队,英国动员了170万的军队,保加利亚85万。

    协约国方面,法国动员了540万的军队,西班牙动员了160万的军队,意大利动员了150万的军队,罗马尼亚动员了80万的军队,塞尔维亚动员了70万的军队。

    至于动员兵力最多的俄国,目前已经动员了接近890万的军队。扣除伤亡之后,目前俄国前线战场仍然有超过500万的军队存在。

    想要一下子填补俄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空缺,别说西班牙的军工厂制造能力了,就算加上法国,也只是勉勉强强。

    毕竟法国和西班牙还是要兼顾自己军队的武器装备需求,只能拿出一部分来帮助俄国。

    这也是俄国到现在为止,前线的武器装备仍然有大量空缺的原因。再加上俄国军队战败之后,总是会有大量的武器装备被德国军队缴获。

    这也让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少,只有在法国和西班牙源源不断补给武器装备的情况下,才能勉强维持现有的局面。

    德国最高统帅部也正是清楚俄国军队的现状,才最终决定将主要的进攻方向放在原本已经打过胜仗的地方。

    这里位于维斯瓦河上游的果尔利策地区,四周的地形较为开阔,比较适合进行战术穿插和突破。

    一旦在这道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俄国军队很难堵住缺口,也很难凭借地形优势进行阻击。

    这也是德国将进攻地点放在这里的另一大原因,总结来说就是难守易攻。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并未任命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军队担任主攻,而是选择了更加听话的第十一集团军,由马肯森将军担任所有进攻部队的统一指挥,并且将来自基线部队的第10军和41近卫军也全部划归到了第十一集团军的麾下,壮大了第十一集团军的纸面实力。

    在发动进攻之前,德国对这片地区驻扎的俄国军队已经进行过调查。这里驻扎的是俄国第三集团军,虽然拥有七个骑兵师,但大多是刚刚补充的新兵。

    德国的第十一集团军经过整合之后,拥有超过34万的兵力,还拥有160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其中有超过300门属于大口径火炮。

    而俄国的第三集团军虽然也拥有超过25万的士兵,但集团军的大多数士兵都是新兵,有的士兵甚至是第一次走上战场,还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洗礼。

    除了士兵素质的差距之外,俄国的第三集团军在火炮方面,相较于德国的第十一集团军也有极大的劣势。

    整个俄国第三集团军只拥有大约700门火炮,大口径火炮只拥有不到30门。更重要的是,这700门火炮所拥有的炮弹储备,只有不到5万发而已。

    平均每门火炮只配备71发炮弹储备,这在正面战场上,基本上只是一天的炮弹消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