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罗马尼亚宣战(2 / 6)
各国普遍喜欢用法郎衡量经济的原因。不仅方便计算,也方便与欧洲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原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法郎是欧洲最受欢迎的货币。
可随着法国发行的法郎不断贬值,也引起了欧洲资本对法郎的排斥。
欧洲所有列强国家当中,唯二没有参与战争的也就只剩下英国和西班牙。
虽然英国的英镑也可以作为货币的替代,但相较于和法郎具备同等价值的西班牙比塞塔,英国的英镑换算起来明显更加麻烦,而且对现有的欧洲货币结算体系来说是不小的变动。
相较于战争爆发前,西班牙比塞塔的价值是没有任何贬值的。甚至还因为欧洲各国倾向用比塞塔来衡量价值的原因,让比塞塔在欧洲范围内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值。
原本的比塞塔和法郎是同等价值的。但随着法郎的贬值,目前法郎与比塞塔的汇率已经变成了1.24:1,与英镑的汇率更是变成了31:1,贬值幅度高达24%,已经是相当夸张的了。
还有更夸张的。
原本德国马克与比塞塔的汇率是0.8:1,马克相较于比塞塔来说更加值钱。在战争爆发后,虽然只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但马克的价值却不断的降低。
目前德国马克和西班牙比塞塔的汇率已经来到了1.1:1,与英镑的汇率也降低到了27.5:1,贬值幅度达到了更加夸张的37.5%。
光从法郎和马克的贬值幅度也能看出战争对德法两个国家的危害了。
其实非要说的话,俄国卢布的贬值也是相当严重的,甚至比法郎和马克的贬值还要严重。
不过好消息是,俄国政府内部对货币的监管并没有那么有力,再加上幅员辽阔的原因,根本无法统计出比较确切的卢布贬值幅度。
这也导致关于俄国卢布贬值幅度的讨论众说纷纭。有的欧洲报社认为俄国卢布的贬值幅度已经超过了50%,也有人认为俄国卢布的贬值幅度应当和德国相差不大,都在四成以内。
虽然并不清楚卢布的贬值幅度,但可以确定的是,俄国此时的经济状况绝对是德法俄三大列强中最糟糕的,而且已经到了快要破产的地步。
如果不是法国的资金救济外加西班牙的物资援助,恐怕俄国这个看起来庞然大物的国家,早就在战争中彻底崩溃了。
作为俄国的首相,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对俄国国内糟糕的经济状况也是深有了解的。
为了以防万一,在请示尼古拉二世的情况下,斯托雷平在俄国国内实行了战时经济,并且用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大量物资救济了许多民众,这才让俄国继续摇摇晃晃地维持了下去。
虽然清楚这么做并不是长久之计,但斯托雷平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寄希望于这场战争能够早点取得胜利,通过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赔款,来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