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临阵换将(3 / 5)
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国军方内部是分裂成了两派的。
一派以原本施里芬计划的支持者为首,他们仍然支持集中兵力进攻法国,寻找机会重新完成施里芬计划。
另一部分军官则认为,既然西线战场已经无法取得太大的战果,倒不如将精力放到东线战场。
东线战场的俄国军队软弱不堪,如果能够在东线战场取得较大的成绩,逼迫俄国投降的话,德国就能重新集中精力来对付法国了。
因为德国将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西线的原因,支持前者的军官是比较多的。但在施里芬计划破产之后,东线的军官也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希望德国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东线,这么做也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军功。
如果看一眼支持主攻东线的德国军方高层的名单,实际上就能发现两个极为眼熟的名字,鲁登道夫和兴登堡。
和没有什么履历,几乎可以被认定为德皇走狗的法金汉不同,兴登堡的履历还是相当辉煌的。
作为一名1847年出生的老将,兴登堡先后参与过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是德国传统容克贵族的一员。
除了拥有极其辉煌的履历之外,在兴登堡担任德国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期间,他策划了坦能堡战役,打败了俄国军队,因此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不管是履历还是近期战绩,毫无疑问都是兴登堡更加优越。可兴登堡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德国第八集团军的总司令,原因也很简单,德皇威廉二世此时的目的还是进攻法国,他并不赞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所支持的东线进攻计划。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德皇威廉二世在一战后期被架空的原因。作为德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和德国传统军功贵族荣克贵族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少的分歧。
对于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来说,荣克贵族又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容克贵族的帮助。
和容克贵族之间产生分歧,相当于德皇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权力被架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威廉二世。因为此时德国内部的荣克贵族,已经是相当庞大的势力了。
如果此时还肆无忌惮的任用兴登堡这样的容克贵族成员,造成的结果就是,荣克贵族在德国内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远远超过德国的皇族霍亨索伦。
威廉二世正是看到了荣克贵族的威胁,这才提拔了更听从自己命令的法金汉担任德国总参谋长。
可威廉二世或许永远也想不到,法国人将在这场战争中爆发出怎样顽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阻挡了德国军队的进攻。
作为德皇威廉二世的铁杆支持者,法金汉上任德国总参谋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重申西线进攻的重要性,否决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提出的东线进攻方案。
法金汉并不愿意在东线增兵,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