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汽车的雏形(万字大章)(10 / 11)

加入书签

师等对国家有用的行业,也就证明卡洛重视科研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对这些研发人员的奖励全部发到他们的手上之后,卡洛这次前来发动机实验区的目的也就基本完成。

    目前汽车的发展还是很快的,至少现有的汽车已经有了一定的作用。只要能够解决发动机稳定性的问题,同时加强汽车的实用性,就能准备投入市场的环节了。

    历史上的汽车其实早在T型车诞生之前就有了类似的实用性汽车,但没有真正走向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汽车是一辆一辆制造出来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汽车的生产团队一辆一辆的生产,这一辆生产完了才会重新进行下一辆的生产。

    这么做不仅降低了汽车的生产速度,也降低了不同汽车零件之间的契合度。

    汽车后续出现问题,很难通过更换零件的方式维修。毕竟同样的零件生产时间间隔许久,甚至可能是不同的人生产出来的,肯定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汽车生产速度慢,维修问题麻烦等等原因,再加上手工生产导致的汽车稳定性差,严重限制了汽车的全面普及。

    而真正让汽车走向全球化和全面商业化的并不是T型车的诞生,而是福特公司所创造出来的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生产其实是很简单的原理,将一整辆汽车的生产分为各个不同的零件生产,每一个生产车间只负责一种零件。

    同样车间生产出来的零件差异也会更低,这导致后来的汽车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轻松的通过更换零件解决,降低了维修时间和麻烦程度。

    因为工人们只需要负责一种零件的生产,对工人的要求也大大降低。工人们越来越熟练之,生产的零件合格率也会提高,误差也会降低。

    只需要伴随流水线的生产将标准化生产的零件一一组装,就能组装出一台完整的汽车。

    这么做不仅提高了汽车的生产速度,也降低了汽车的故障率,提升了汽车的稳定性。

    也正是这样的改变,让原本就诞生了许久的汽车终于走向全球化,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

    T型车也成为当时最传奇的车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售卖了超过1500万辆,平均每年售卖出去的车型接近100万辆。

    这是多么夸张的数据?在T型车和流水线生产诞生以前,整个欧洲和美国加起来每年生产的汽车数量都不超过1万辆。

    一个流水线生产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将全世界汽车的产量扩大了上百倍,作用可见一斑。

    卡洛当然知道流水线生产的原理。只要汽车公司能将现有的汽车进行更深层度的改进,发动机公司再研发出更稳定的,热效率更高的发动机,基本上就可以考虑汽车的全面推广了。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