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海峡争夺(2 / 4)
拢之下都不愿意入场作战,摆明了是不怎么信任同盟国的。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外交代表也参与了同盟国的会议。
西班牙和英国更像是各自下注,西班牙在协约国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英国同样也在同盟国的身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其实走到这一步,西班牙和英国已经没得选了。如果协约国战败,西班牙放出去的各种贷款和投入的资金,基本上都会打了水漂。
英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同盟国战败的话,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各种布局也基本上会烟消云散。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对同盟国还是比较支持的,也向包括德国在内的同盟国各国出售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可谓是支持同盟国和赚钱两不误。
在同盟国的会议上,各国主要讨论了关于西线战场凡尔登战役的进展、巴尔干战场的局势以及封锁君士坦丁堡海峡的问题。
不只是德国希望打赢凡尔登战役,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以及奥斯曼帝国,也希望德国在这场焦灼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没办法,此时的德国就是同盟国的最大大腿,也是包括奥匈帝国在内,其他所有同盟国国家想要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大保障。
如果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失败,不只是西线战场的局势要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就连东线战场和巴尔干战场,也势必会遭到拖累。
为了支持德国打赢凡尔登战役,经过同盟国内部商讨,最终决定由奥匈帝国出兵30万,前往西线战场支援德国军队作战。
反正冬天的东线战场没什么动静,俄国军队也大概率没有反攻的胆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匈帝国也只需要专心应对巴尔干战场而已,是可以腾出一部分军队来协助德国作战的。
奥匈帝国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他们也清楚德国对整个同盟国的重要性。
在商讨完东线战场之后,同盟国各国又紧接着商讨了巴尔干战场的局势。
除了德国之外,剩余的所有同盟国国家,主要战场基本上都在巴尔干。
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都是非常重视巴尔干战场的局势发展的。
德国自然也希望自己的盟国能在巴尔干战场取得胜利,打通柏林到巴尔干再到小亚细亚半岛的运输线路,让自己获得更加充分的后勤补给。
此时就到了英国发挥作用的时候。英国政府与这些巴尔干国家签订了贷款协议,向这些巴尔干国家提供了一笔贷款,并且向他们出售了足够的军火物资,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来发动新一轮攻势。
拿到贷款和武器装备的巴尔干各国自然喜出望外,他们也纷纷承诺会在贷款和武器装备到达之后,响应德国的进攻计划,在巴尔干半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虽然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影响不到法国,但要是同盟国在巴尔干半岛取得优势的话,还是能影响到整个战争的格局的。
德国自然也希望这些盟友能够给点力,毕竟如果光靠德国带飞的话,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正如协约国担忧英国有可能的干涉一样,同盟国其实也在担忧西班牙有可能的干涉。
不过此时的英国已经在同盟国各国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英国绝对不允许同盟国在这场战争中战败,自然也向同盟国各国口头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还别说,在目前战争上,英国和西班牙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
两国到现在都没有干涉到战争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想在战争中赚自己盟友的钱,同时减少战争对自己经济的影响。
另一方面,英国和西班牙都希望削弱德国和法国,让自己成为最终的大赢家。
对于西班牙来说,协约国可以获得胜利,但法国和俄国只能是惨胜。
对于英国来说也是如此。英国肯定是想让同盟国获得胜利的,但英国可不希望战争后的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