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罗马尼亚的选择(3 / 4)

加入书签

半岛就会掌握更多的优势。

不管是为了给同盟国在巴尔干半岛制造更大的麻烦,还是为了吸引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关注,法国都不得不拉拢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

在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法俄两国外交大使与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以及王储斐迪南进行了长达数个小时的交流,随后斐迪南王储面带微笑地将两位大使送出了王宫。

罗马尼亚的王储斐迪南并不是卡罗尔一世的亲儿子,而是他的侄子。

卡罗尔一世只有一个早夭的女儿玛丽亚,这也导致他的侄子斐迪南幸运地获得了罗马尼亚王位的继承权。

这在欧洲王室中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对于许多家族来说,将王位保持在自己家族内才是最重要的事。

王储斐迪南并不是在罗马尼亚长大的,他也没有接受过自己叔父的教育。

这也导致现任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和王储斐迪南之间是有较大的分歧的,只不过这种分歧在大部分时候被隐藏了起来。

在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里,罗马尼亚政府仍然以卡罗尔一世的意见为主,王储斐迪南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可一件事不能忽略,那就是卡罗尔一世的年龄。卡罗尔一世出生于1839年,今年已经74岁的年纪。

哪怕是在人均寿命不断增长的后世,74岁也完全不算英年早逝了。更别提是在这个时代,在大多数人的目光当中,74岁已经完全算得上是高寿,是普通人无法奢望的寿命。

身为罗马尼亚的国王,卡罗尔一世当然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命运。当一位国王逐渐衰老,他手中的权柄自然也在不断的降低。

虽然卡罗尔一世现在还是罗马尼亚的国王,可74岁的国王还能坐稳多长时间的王位呢?

是选择支持年轻的只有48岁年龄的王储,还是选择74岁老迈的国王,相信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随着卡罗尔一世的逐渐衰老,作为王国的王储,斐迪南王储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政治话语权。

而伴随着话语权的增多,卡罗尔一世和斐迪南王储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罗马尼亚国内也大致分成了亲德派和亲俄派,这两个派系的主要代表人物,正是卡罗尔一世和斐迪南王储。

在今天与法俄两国外交代表会面之前,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仍然是坚持自己原本的意见的,那就是继续延续和德国以及奥匈帝国的盟约,加入同盟国打赢这场世界大战。

可当法国和俄国的外交大使开出各自的条件之后,纵使是活了74岁的卡罗尔一世,也不由得为之大吃一惊。

法国和俄国开出的条件是,只要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协约国将向罗马尼亚提供至少20万支步枪、2500万发子弹、1000门火炮、500挺机枪和相应的炮弹子弹。

除此之外,协约国还愿意向罗马尼亚提供一笔不低于2.5亿法郎的无息贷款,帮助罗马尼亚加快战争动员,提高军费投入。

罗马尼亚在战争中的付出也将会有回报。协约国将支持罗马尼亚在战后索取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并且承诺与罗马尼亚签订一份为期2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对罗马尼亚来说,特兰西瓦尼亚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大到原本亲德派的卡罗尔一世都有些动心了。

特兰西瓦尼亚位于匈牙利境内,是一块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这也是罗马尼亚动心的原因,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任何一个欧洲小国来说,可都是一份惊天大礼。

一旦罗马尼亚能够顺利获得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将成为巴尔干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也应当是巴尔干半岛最多的。

而且与法俄签订2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也能彻底解决罗马尼亚有可能被俄国入侵的局面,让罗马尼亚得以安稳的发展。

罗马尼亚当初之所以和德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