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不得不发(3 / 4)
/p>
作为三国同盟的成员,意大利直到俄国和奥匈帝国参与战争,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
不过意大利也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根据三国同盟的要求,当意大利遭遇法国进攻的时候,德国和奥匈帝国应当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遇法国侵略,意大利也当履行同样的义务。
可问题是,这场战争并不是法国主动宣战德国,而是德国主动宣战法国。
非要说的话,这场战争应当是德国侵略法国才对。
既然是德国侵略法国,那意大利自然可以履行中立,毕竟同盟条约的第3项就规定了,当俄国攻击缔约国任意一方时,其他两个缔约国应当采取善意的中立。
换句话来说就是,意大利采取中立也是完全合理的,并不会违背同盟条约,这也算是意大利很早之前就为自己设立的附加条件了。
没想到这样的附加条件还真的起了作用,意大利政府此时松了一口气,他们明显还没做好加入战争的准备,至少还没做好应对法国和俄国的准备。
对于意大利不表达态度的策略,德国此时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
在对法国宣战的当天,德国就立刻入侵了卢森堡,甚至对卢森堡的宣战书都是占领了卢森堡后才下达的。
同时,德国政府也联系了英国政府,希望英国政府能够劝说比利时政府,同意德国政府的借道。
英国政府也答应了德国政府的要求,因为此时战争已经爆发,英国政府并不想干涉到这场战争当中,至少不愿意亲自参与。
不过英国政府忽略了比利时的态度。对于比利时来说,他们肯定是不愿意被德国军队借道的。
同意被德国军队借道,这和直接加入同盟国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直接加入同盟国的局面更差,因为德国军队通过比利时之后,为了保证前线军队的后勤补给,他们肯定是要控制比利时各城市和交通中枢的。
换句话来说就是,被借道的比利时和被占领是没什么区别的,这不就是假借借道的名义光明正大的侵略比利时吗?
比利时政府拒绝了英国政府的要求,他们坚定地拒绝德国政府借道的要求,换来的是德国政府的一纸宣战书。
当然,和比利时一样,这封宣战书同样也是战争爆发后才递交的。
只不过和卢森堡不同的是,德国军队在卢森堡没有遭遇任何成规模的抵抗,但在比利时境内,德国军队却遭遇了比利时军队顽强的抵抗。
从德国军队抵达和比利时的边境到他们攻克列日要塞,德国军队花费了足足12天的时间。
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是德国军队完全没想到的,这也让德国军队在进攻列日要塞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如果不是动用了大量的大口径巨炮,恐怕列日要塞都不会这么容易就被德国军队攻克。
为了占领这座自古以来的军事堡垒,德国军队也付出了数万人的伤亡,算是出师不利。
好消息是,法国军队那边的进攻也没有多么顺利。
在战争的前几天,不管是德国军队还是法国军队,都严格的按照原本制定的进攻计划在进行。
德国军队将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比利时边境,对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两个中立小国重拳出击。
而法国军队大部分都集中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试图在战争一开始就抢回原本属于法国的土地。
因为小毛奇将部分德国军队重新调回左翼的原因,此时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防守的德国军队还是有数十万人的。
这也导致法国军队的进攻根本没有成效,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攻防战,已经演变为德国和法国军队的拉锯战。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历史上的英国在德国入侵比利时之后,就立刻向德国政府递交了宣战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但在这个世界,英国政府不仅支持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