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崛起的青年导演们(6 / 7)

加入书签

是怎么来的?

    只是青春期吗?

    也许是。

    也许不是。

    影片并没有表述这些,它只是记录,只是展示,冷冰冰的镜头,没有任何内涵、隐喻。

    跟《小偷家族》比,它的镜头更加客观。

    有很多的长镜头,也有大量的固定机位,两位主角的演技也很自然。

    就像是亲姐妹一样。

    他们住的房子,也没有刻意的拜访,就跟千千万万的留守家庭一样,他们有两个家。

    一个是位于农村的老家,还有一个是城市里的出租屋。

    李伟然拍这部片子,自然是为了冲奖。

    他急啊。

    胡雪杨之前拍的《又一年》,入围了戛纳,虽然是空手而归,但入围也是一种荣誉。

    全球那么多导演,有几个能入围戛纳的?

    每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片子就那么二十来部,入围本来就是一种认可。

    还有。

    张孟以《钢的琴》拿到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这个奖比《又一年》入围戛纳的份量还要重。

    不夸张的说,在70后的导演群体中,张孟在圈内排名,就是沈良之下的第一人。

    弯道超车了。

    拿了金鸡奖的程尔都不如这个奖。

    毕竟,柏林电影是欧洲三大,哪怕柏林拉跨了,影响力也不是金鸡能比的。

    程尔、胡雪杨、张孟三个人和李伟然差不多是同期生,他们跟沈良的时间也差不多。

    眼看别人混的风生水起,不仅在文艺片领域证明了自己,商业片方面也没有落后。

    他们三个,程尔不说了,早就是十亿导演俱乐部的成员,他执导的电影,全球总票房已经来到12亿。

    胡雪杨虽然差了一点,但在青春片领域,人家是国内最知名的导演之一。

    《那些年》上映了那么多年,还是让人念念不忘。

    至于张孟。

    他虽然在商业片领域还没有什么特别知名的代表作,但即将开拍的那部《大人物》,明显是野心之作。

    题材很不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