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收编&《赤壁》编剧研讨会(4 / 5)

加入书签

bsp;最后这条签不签其实都一样,演员演技、角色适配度是无法量化的东西,说他/她不行,行也不行。

    ……

    9月5号。

    陶坤和蔡一侬又一起飞回了国内,具体细节由他们协商,等敲定所有条款,沈良差不多杀青。

    回国之后正好开一场发布会,对外官宣合作。

    他们刚走,卢苇、刘河平、兰小龙、盛和煜四人先后抵达东京。

    “抱歉,抱歉,各位老师,我来晚了。”

    拍完当天的戏份,沈良匆匆赶到他们下榻的温泉酒店,走进别墅,正好瞧见几人在煮酒论三国。

    “不晚,不晚。”

    刘河平笑眯眯端起酒杯。

    “沈导来的正是时候,来,一起喝一杯。”

    “好。”

    沈良毫不客气,直接坐到空着的位置。

    这四位编剧都是《赤壁之战》的核心编剧团队,人人都大有来头。

    卢苇代表作:《活着》、《霸王别姬》。

    刘河平:《雍正王朝》、《李卫当官》、《大明王朝1566》

    盛和煜:《走向共和》

    兰小龙:《士兵突击》

    接下来,几人就着花生米、天妇罗,一边喝着清酒,一边闲聊,直到卢苇开口。

    “沈导,蛇无头不行,关于《赤壁》的本子怎么编,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意思。”

    “好,那我就说说,各位老师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说着,沈良改为盘坐。

    “首先,《赤壁之战》的魂得落在曹操和周瑜的对决上,具体取材的话,《三国志》、《三国演义》兼而取之。”

    “这一点,各位老师没有异议吧?”

    眼见众人先后点头,沈良继续道。

    “其次,周瑜的形象不是演义里被气死的妒夫,应该是‘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曹操也不是脸谱化的奸雄,该是枭雄,毕竟,功是功,过是过。”

    “赤壁之战,曹操一方大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一,酷暑远征,古代不比现代,解放战争时,不少北方士兵到了南方都会水土不服,更别说一千多年前的古代。”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