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起猛了!钓了一条大鱼!(求月票)(6 / 8)
nbsp;接下来几天,沈良依旧一边做后期,一边跟各位老师,以及汪涛联系。
经过沟通,沈良这才知道这个方案有多难。
硬件、软件、系统层、应用层面,样样都有一大堆问题。
首先。
当下的主流无人机仍是固定翼为主,多旋翼无人机还处于初步商用阶段。
动力不足,坠机的概率非常高。
续航也不够,一架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只有几分钟,不过,几分钟也够用,难点在于多旋翼无人机之间的干扰。
想要组成一头凤凰,至少要2-300架无人机同时起飞。
相邻无人机气流干扰,很容易导致姿态失控。
不过。
李泽祥团队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动用、续航都是源自于电池、电机,只要减重,上碳纤维,再研发新的电机。
然后,再慢慢探索无人机阵列齐飞,从10台到50台、100台、200台,慢慢调试。
真正麻烦的是控制系统、通信模块,以及飞行控制算法、协同控制软件的开发。
其中,这四个难点,前两者比较好解决。
什么霍尼韦尔陀螺仪、Trimble BD992双频 GPS模块、TDMA+FHSS协议芯片、定制NRF24L01无线模块等等。
能上尽上。
堆也能堆出来。
最难的是飞行控制算法,这一块,全世界都找不到配套解决方案。
想搞?
只能自研。
李泽祥开出了一个项目预算清单。
开发分布式控制软件大概需要2-30人的团队,集中开发两到三年。
仅人力开支就要2-3000万左右。
毕竟,他是按照香江那边的物价计算。
香江那地界,一个中高级工程师的年薪少说要个30万左右。
而这。
只是算法方面。
考虑到硬件、软件、时间成本等等方面的开支,如果想在08年之前达到类似的效果,保底需要投入1-2个亿。
就这。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