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戏班!(1 / 5)
十月底,农历初二。
广武县、下辖河口镇。
镇子南边的戏台子,已经连唱了两天大戏,今天是最后一场。
戏班是从童关过来的,唱的是本地秦腔、也就是梆子戏。今天唱的是家喻户晓的《五典坡》。
从早上开始,镇上的人便端起小板凳,赶来戏台。
上午十点,戏台下面或坐、或站,聚集了好几百人,一边看戏,一边嗑瓜子。
一阵密集的锣鼓声和二胡的音调之后,穿着戏服的角儿登台。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鼓掌声,接着便听见王宝钏打扮的角儿,开始吟唱。
“老爹爹莫要那样讲,有平贵儿不要状元郎。有几辈古人对父讲,老爹爹耐烦听心上。姜子牙钓鱼渭河上,孔夫子陈州曾绝粮……”
唱词通俗易懂,王宝钏的腔调十足,再加上戏曲里发生的地点就在秦省大地上,顿时引来不少喝彩。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也能看见,便把自家孩子举起来。
孩子看了一阵,觉得没滚铁环、玩泥巴有趣,嚷嚷着要下来。
当爹的便把孩子放在地上,让一边玩去。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叮嘱道:“把孩子看紧了,别让他乱跑。”
当爹的往旁边一瞧,怼道:“碍你事了?”
猫子一边嗑瓜子,一边道:“人那么多,跑丢了怎么办?”
“诶,你这人是不是没趣?我家就住这边,能跑哪里去?你什么人啊?”
“我谁也不是。”
猫子懒得搭理,他退出人群,趁着对方没注意,一把抓住刚要往外跑的男孩:“滚回去,敢跑,打断你的腿。”
男孩被他吓着了,倒退几步,紧紧抱住他爹的裤腿。
猫子挤到侧边,挨着一个抽旱烟的大爷,大声问道:“大爷,这戏班子啥时候来的?”
“前天。”
大爷看都没看他,一直盯着台上的王宝钏,咧嘴笑着。
他嘀咕道:“生旦净末丑,我就喜欢这大青衣。”
“嗯,我也喜欢。”猫子点头,又问:“这个戏班子几个人啊?”
“算上登台的,一共八个人。”大爷眼睛还是没离开王宝钏。
“不就五个人吗?两个唱戏的,还有三个人是拉二胡、吹唢呐和敲枣木梆子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