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你行,你上!(3 / 5)

加入书签

该是被板砖砸死的。

    被害人年龄为男性,名叫张抗美,年龄55岁,身高相貌和衣着都有详细描述,被害人身上所携带的钱财被抢走,推测为侵财杀人案。

    当地刑警队查了两个月,没找出凶手。

    第二起是一起流浪汉被杀案,地点是在石泉乡的邮电局旁边,案发时间是在三月十八号的深夜,报警人是邮电局的工作人员。

    流浪汉的具体身份没查出来,更不用说找出杀人凶手,之所以成为积案,查无可查,当地刑警队判断,可能是随机杀人,他们摸排了整个乡镇,同样没找出凶手。

    这两起案件被暂时搁置,案卷当然也是束之高阁。

    刑警队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资源耗在一个案子上。

    再说技术手段也不行,只能通过人际关系走访,判定是侵财、或是仇杀等等。

    如果找不出来线索,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直到千禧年后,户籍管理的信息化发展,DNA的使用,那真的是大放光芒的时候。

    全guo各地的刑警队,当时不是在追逃、就是在抓捕的路上,以至于一个市局,一年下来,清理了百分之九十的命案积案。

    杨锦文仔细研判了这两起案子,老人被杀的原因是侵财,不太符合自己要找的案子。

    流浪汉被殴打致死,确实像随机杀人,如果不是老手作案,并且之后再没有类似的命案发生,再加上刑警队走访过,排除了会产生矛盾的嫌疑人。

    那么可以推测为,某个凶手在深夜时分遭遇了流浪汉,在某种作用下,产生了恨意,导致杀人。

    无纠纷、无利益杀人,并且流浪汉对凶手也造成不了什么损害,而且当地刑警队也寻找过目击者,当时有目击者声称,流浪汉是外地人,神志有问题。

    流浪汉一直住在邮电局旁边的巷子里,搭了一个棚子,如同狗窝般大小。

    案发当天晚上,有附近住户看见,流浪汉当时已经在棚屋里睡觉了。

    那么当晚,流浪汉更不可能和某人产生矛盾。

    但有一点,杨锦文留意到,就是巷子最里面,是当地乡镇的夜市,里面有烤鱼店、烧烤摊,还有台球厅。

    杨锦文眯着眼,找来林乔。

    “这个案子有些疑点。”

    林乔马上道:“那个女人干的?”

    杨锦文摇头:“不是,这个流浪汉被害案,可以查查当天晚上在夜市喝酒的那些人。

    我看了案卷,这方面调查是空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