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一座一座的探(5 / 8)

加入书签

    想了一下,他刚要说什么,吴晖和孙嘉木抬起头,齐齐的瞪了一眼。

    正在节骨眼上,该忙的都忙不完,哪有空给你解释?

    也别说普通的考古队员,上次在运城,林思成用RTK系统找瓷窑遗址,吴晖和孙嘉木惊为天人,林思成也是这么回答的:

    吴司长,孙处长,其实这东西并不难。有配套的说明书,看一看就能学会。

    之后,孙嘉木搬着说明书看了两个月,别说操作,他连原理都没搞懂。

    所以不用怀疑,林思成只要说看一看、琢磨琢磨就能学会的东西,对普通人而言,绝对是千难万难。

    吴晖环视一圈,意思是都闭嘴,一群人噤若寒蝉。

    感觉有些怪,何局长下意的打量了几眼。

    小伙子很年轻,二十出头,眉清目秀。

    之前没介绍,何局长只是无意间发现,这小伙身上的药味极重,行动也不是很方便,好像刚受过伤。

    因为很年轻,他之前只以为林思成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何局长就没在意。

    但这会在看:这小伙身边围了一堆。包括吴晖,包括之前介绍的两个处的处长,考古院的副院长、主任、所长、队长,以及几位之前没介绍,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全围在那一块。

    神情专注,好奇中带着几分探究,但没人说话,安安静静。

    看着林思成指挥,以及与两个技工的对话,一群人算是搞明白了,这几台机器的原理:

    观察地表,说直白点:如果有盗洞,如果被回填,初期土壤松散,必然会造成局部隆起。

    之后经过雨水浸泡、自然回落等,盗洞必然有沉降。看陵区内哪个地方明显高的不合理,或有明显的坑状,十有八九就是回填过的盗洞。

    其次,观察探铲孔:想盗墓,先探土。盗洞可能回填,但没那个盗墓贼细心到连直径不超过十公分的探孔也填回去。

    而遥感成像能精确到厘米级,直径超过五公分,深度超过二十公分的点状凹陷,全部标注的清清楚楚。

    最后,观察地表植被反射率异常:想盗墓,是不是得往里运工具?盗完好,是不是得往外运文物?

    别说车压,只要是人踩过,植被高程降超过一公分,就能被遥感系统观测到。

    在2008年,这几台仪器算是真正的高科技。

    但怪的是,好像并没有什么异常。

    没有盗洞,没有探孔,更没有人走车轧的运输通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