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2 / 7)
,挺有价值,但要看是什么价值。
像前两本,压根和什么孤本、善本、珍本沾不上边。虽然不常见,但远不到少见、珍稀的程度。费点功夫找一找,总归能找到。
如果估个价,一本一百顶到天。
他的目标是最后一本:也就是名为《胡伎梵像图》,实为已失传的《元宫舞戏图谱》。
这一本是真正的善本:既有历史文物性,又有学术资料性,更有艺术代表性。
而且是珍本:正儿八经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罕见文献”,其价值已不仅仅局限于“珍贵”,而是难得。
如果给故宫,至少能换一樽康乾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回来。
所以别说两千,就是十万,林思成也愿意给。
但在这个地方,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古玩也不是这么淘的。但凡能在这里支摊的,看人下菜碟、出尔反尔只是基本功。
而且这老板心不是一般的细,鉴定能力有多高不知道,但察颜观色的功夫绝对一等一。
他要两千,你如果一点儿价都不砍,不等你钱包掏利索,他立马敢给你涨到两万。
所以,一码归一码。
更关键还在于:认识这本书,知道这本书的真正价值的没几个。
不是林思成自夸:除非是元史学家,且专精元代宫廷音乐、舞蹈的学者,更或是敦煌研究院专攻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研究员。
除了这两种,哪怕找个央音教古典乐的教授来,也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只当是清朝时期中亚一带流入国内的胡乐、胡舞。
原因很简单:中华上下五千年,既便从开始修史的春秋算,也足足占了一大半。将近两千八百年。
而元史不过九十来年,又是少数民族政权,相关的研究单位,大部分的研究方向都在政治、文化、科学、工艺技术等方面
既便研究艺术,也是以蒙古族民族艺术为主,想研究宫廷音乐艺术,上有宋,下有明,哪个不比元代更有性价比?
林思成懒得和他磨牙,直接起身:“那行,祝老板生意兴隆。”
啊,这就走了?
怕不是欲擒故纵?
老板也下意识的起了身,看着林思成离开了摊。
三本一千,他少说也赚九百。只是怀疑林思成是个行家,怕自己走了宝,就想试着绷绷价。
所以林思成一点都没猜错:只要他不还价,摊主就敢立地涨价。
也正因为林思成没半点犹豫的起身,走的毅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