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没用过的鼻烟壶(8 / 9)

加入书签

能在‘年’字的横笔末端发现一丝细微的晕染。

    说直白点,这六个字不是写上去的,而是先拓后刻,然后用釉浆填平后入炉,当然标准的不能再标准。

    那处晕染是釉料渗透瓷胎后形成的痕迹,现代机器根本模仿不出来。

    老人看了好久,百思不得其解:“其它都好说,这纹饰,这字款为什么能刻这么齐整,又能这么立体?”

    林思成放下茶杯,慢条斯理:“轧道!”

    老人顿了一下,恍然大悟。

    所谓的轧道,即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中的没骨法雕饰瓷器,工艺和铜胎画珐琅的点翠极为相似:

    用状如绣针的工具,在素胎上拨划出细如毫芒的纹路,然后汇聚成饰纹所需的线条。

    特点是阴阳突出,立体感强,缺点是极费功夫:简单的一撇一纳,往往需要雕上百针,不规整才怪了。

    “年轻人好眼力,懂的也多!”

    老人盯着林思成,由衷的赞了一声。

    他干这一行半辈子,不敢说有多厉害,至少在京城也能叫得上字号。

    再看眼前这位,脸嫩的掐出水来,比他孙子没大几岁。

    暗暗感慨,老人放下手电和放大镜,又摘下眼睛:“确实是好东西,这样,你要觉得这个价格合适,我就收了!”

    老人比了个“八”,林思成笑了笑:“您高抬贵手,再添点,给凑个整!”

    “也好!”老人点点头,“那就十万!”

    话音将落,旁边的三位齐齐的一怔愣:啥玩意?

    什么东西就值十万了?

    经理张着嘴,看迎宾去叫财务,他才反应过来:“不是……老师,这壶拿烟薰过?”

    “那是你眼力不够!”老人叹了口气,“那是出炉时欠了火,浸了烟气!包括磨痕也是,为了磨烟锈,当时用牛皮磨的……”

    经理愣住,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但还是不对?

    “老师,这壶太新,而且花纹刻的太整齐,底上的字款刻的更规整?”

    “蠢货、白痴!”

    被徒弟三番两次质疑,老人来了火气:“那是轧道工艺,每一朵花叶、每一个字要雕上千刀,能他妈不规整吗?”

    “出炉时欠了火,浸了烟,磨都磨不掉,不就成了次品,还怎么入宫?不入宫,这样的东西谁敢用?既然没人用过,当然就没有包浆。没有包浆,看起来不就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