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画上几只鸡,这就是鸡缸杯(5 / 8)
恍然大悟:他们没样本,更不知道窑炉的具体构造。
所以,才迫切的想要发掘霍州窑。
那林思成为什么研究的这么快,这么透?
因为这小子闷声发大财,不声不响的从霍州弄回去了好多残器。
但论证继承关系是一回事,复原工艺又是另外一回事:不知道窑炉结构,就无法模拟泥胎入窑后,具体的过火流程和烧成工艺。
这是复原瓷器艺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他光有样本没用……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蒋承应总感觉不太对劲:难道还和上次一样,为了和林思成解约,连脸都不要了?
这可是上级单位,国家文物局,一旦太过分,咱俩吃不了得兜着走……
郑铭当然明白,叹了口气:“这次换个策略!”
上级领导也是人,所谓会哭的娃有奶吃,无非就是摆困难,装可怜。
而国家文物局做为部级单位,故宫做为国字头研究机构,不缺那么点成果和荣誉。多说说好话,让专家稍微给省内单位指点几句,研究进度不就起来了?
林思成的能力是很强,但还是那句话,要把地方的发展做为先决条件。
想研究,想复原工艺,没问题。但你得先挂个山西的前缀……
两人小声的商量,底下同样议论纷纷。
林思成也不急,静静的等。过了五六分钟,声音才小了一些。
他点了点话筒,百多颗脑袋齐唰唰的抬了起来,百多双眼睛直戳戳的刺了上来。
“以上是影青瓷与河津瓷、霍州瓷的技术演变与流布。时间有限,稍后会把资料下发给各位老师,我就不啰嗦了。接下来,再说一下各种瓷器的工艺特征、区别,以及复原研究……”
说着,林思成滚动了一下鼠标,屏幕上的图片随之变换。变成一只白中泛青,青中透白的瓷碗。
“这是仿烧的景德镇影青瓷,特点在于显色临界:釉层厚度在0.15mm左右时呈湖绿色,小于0.08mm转月白色。其次透影机制:石英晶相>78%,透光率达65%……”
“工艺难度在于釉料分子级配比:铁含量>1%→釉色泛灰;<0.5%→丧失青韵……而在河津窑发现的细白瓷,就是后一种:铁含量小于0.5%,主釉为白色,青色若有若无,且隐透灰色……”
“等等!”林思成还没讲完,忽的被人打断。
姚建新举着手,半信半疑:“林老师,你刚说的是:仿烧,意思就是,影青瓷的工艺,已经复原了?”
“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