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汉扁壶(1 / 8)

加入书签

    “感谢张院长、马院长的信任,也感谢各位专家们的支持……”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不吝赐教……”

    全是套话,却不妨碍专家们热情高涨,更不影响会场里掌声雷鸣。

    每讲到一半,声音就会被掌声淹没,马副院长不得不救场。每一段话,林思成要分五六次才能讲完。

    景泽阳瞪着眼睛,像是活见了鬼一样:这些人是磕了药了,还是林思成救了他们所有人的命了?

    怎么全都跟见了活菩萨一样,眼睛里直冒光?

    方进脸色潮红,与有荣焉。

    救命谈不上,但足够台上三位院长、场内的几十位专家对林思成心存敬意,满怀感激。

    如果没有林思成,如果西大文物中心没有研究出BTA复配项目,那自然万事大吉。

    因为接受上级委托,参与“金属文物缓释项目”研究的并非文研院一家。

    通过招标参与的更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上级划拔的经费、本单位投入的成本大差不差。

    就算进展缓慢,或是成果不显著,问题也不大:因为大家都慢,不是其中一家慢。

    但突然间,冒出来了个西大研究中心,不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果更是超前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关键的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自主研究,没有问国家要一分钱,没有任何上级单位、任何权威机构的任何支持。

    对这些经费拿了几千万上亿,动不动就请社科院、中科院指导,乃至几乎凑齐了领域内大多数的专家的团队来说,就跟天塌了一样。

    人家什么级别,你们什么级别?

    人家用了多久,你们用了多久?

    人家多少投入,你们多少投入?

    人家什么成果,你们又是什么成果?

    其它都不比,就比团队配置和成本投入:

    一个都还没毕业的大学生,领着几个在其它实验室顶多干一下研助的研究员,用一间校内级别的实验室,只用了你们几分之一的时间,几十分之一的成本,研究出了比你们超前十几年,多几百倍的成果?

    你用一句“无能为力”、“技不如人”就想糊弄过去,想什么好事呢?

    来,到审计部门挨个说说,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都花哪去了。

    不查个个都没事,一查全是问题。

    其它不说,光是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