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至不至于?(1 / 7)

加入书签

    御守宣的历史,能追溯到公元八百年左右,但这一本不是。

    看纸质、氧化程度,后一半乐谱应该在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大致公元一千年到一千一百年左右。

    那时的中国,正好是北宋时期。

    所谓一页宋书一两金,这句话放在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同样适用。何况还是御纸,御墨。

    打个比方:宋代宫廷抄本!

    仔细找了找,没有伏见宫家的收藏印,但扉页上有一方盾形印,长这样:

    抚过已然发暗的印记,林思成的手指微微一顿:怪不得这本书近一千年的历史,却能保存的这么好?

    不但是宫廷抄本,还是皇家藏本。

    起初,吕呈龙并没有在意,只是随意的扫了两眼。林思成已经翻过了扉页,他怔了一下:“小林,翻过来看一下,就前面那页!”

    林思成顿了一下,又翻了回去。

    吕呈龙眯着眼睛,仔细的瞅。

    他虽然主攻的是瓷器研究,但不代表他不懂金石,不懂篆刻:这方盾形印,是甲骨文的“仓”。

    架构工整,线条纤直,刻的极好。

    再仔细回忆,不记得在故宫中见过类似的钤印。熟知的史料中也没有什么印象。但怪得是,吕呈龙越看越熟悉。

    肯定在哪里见过,而且印象不浅。

    而这本古籍,又是日文……

    突然,吕所长的脑海中闪过了一道光:这是日本正仓院的收藏印?

    他猛的抬起头,刚要说什么,又反应过来:一胖一瘦两个古玩老板还在旁边站着呢。

    转着念头,他给林思成使了个眼色。

    林思成微微点头。

    所谓的正仓院,即专为日本天皇、皇室收藏保存宝物、文物的机构。如果只算存在时间,历史比故宫还要悠久。

    内藏的珍品,比故宫还多。

    一成来自于唐代并之后从中国陆续传入日本的精品文物,一成来自于经中国流入日本的西方文物。还有一成,来自于日本各时代根据中华文物制造的仿品。

    剩下的七成,则来自于侵华战争。

    据统计:八年间,日军从故宫、从天坛、避暑山庄,从沈阳故宫、从各地大寺大庙、大藏家手中抢走的文物,有七百六十多万件。

    而故宫现存一百六十八万件,台北故宫七十万,合起差不多两百四十万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