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御守宣(3 / 6)
吕呈龙颇为怪异的看了看林思成:这些全是行话,林思成倒是门清。
胖老板和店老板齐齐的一怔愣,神情说不出的尴尬。
你狗日的不是说生手吗,切口说的比我还溜?
胖老板骚眉耷眼,再没敢吱声。
但生意上了门,能不能做成,试一试才知道。
两人嘀咕了几句,店老板进了里间。随后传来一阵动静,像是在开保险柜。
林思成和吕呈龙精神一振:看来是真有好东西?
稍倾,店老板抱了两口盒子出来,小心翼翼的往桌子上一放。
打开盒盖,两人瞅了一眼,先是一愣,又齐齐的一叹。
这哪是什么窑变瓷,分明就是彩绘瓷。顶多算是釉上彩:即先烧底胎,有的烧白釉,也有的烧单色釉,而后在釉上绘彩,二次入炉。
比如这两件,就是在黄釉胎和蓝釉胎上绘彩。
也别管颜色有多浓艳,对比有多强烈,构图有多奇特,但绝对和窑变瓷不沾半点边。
再看眼前这三件,工艺倒是挺好,器形也很独特,釉色也很鲜亮,但不是国内的产物。
一是造型:比如第一件,说它是罐,口太小。说它是尊,腰太粗,且口沿浅之又浅。
二是图案:从汉到民国,中国从没有过这种眼花缭乱,杂七杂八,且不知任意意义的瓷器纹样。
三是釉色工艺,这是典型的超高温瓷,柴和煤都到不了这么高的温度,除非是油窑或气窑(天然气)。
再看包浆:晚清民国。
顿然,两人心里有了大概,吕呈龙端详了一下:“明治维新(1868—1912)时期的日本货。”
“对!”林思成随即附和,“九谷烧!”
胖老板和店老板猛的愣住,既怀疑,又震惊。
东西是店老板从乡下收来的,至于是什么来历,他也不知道。只是觉得东西不错,也挺老,应该在清中晚左右。
回来后请了几个同行,都说拿不准,然后拿到省城,请两个行家看了看。
都说工艺不错,图案设计的也挺花哨,年代大致晚清。又说看釉色和瓷胎,民窑应该烧不出来,十有八九是官窑。
但让他们收,他们又不收,因为底上的款长这样:
既无边,也无框,既非楷书,也非篆体,而是行书?
别说官窑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