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哪来的标样?(2 / 5)

加入书签

存的也不怎么好。给十个名家,至少有九个都不会留意,绝对一扫而过。

    除非进过故宫,见过雍正和乾隆的肖像。

    但林思成有没有去过,单国强还能不知道?

    王齐志倒是提过,说林思成在国家图书馆的网站上见过电子版,所以有印象。

    但单国强极度怀疑:叶安宁学的就是国画,又从小在故宫泡到大,那两位皇帝的肖像她没见过八十次,也有三五十次。

    当时还是和林思成一块见到的这两幅画,她怎么没发现?

    不过只是好奇了一下,对于林思成眼力和鉴定能力,单国强并不怀疑。

    因为林思成已经在西冷拍卖会上,向他们展示了深厚的字画鉴定功底和知识储备。不然,那幅郑板桥的七律诗,虚谷的松鼠图落不到他手上。

    随后,他又看到了乾隆铁印,雍正的《圆明居士》印,以及上次见过的那方“丛云”朱雀章。

    光是这三方帝印,价值至少也在千万以上。

    下意识的,单国强想起王齐志说过的话:林思成想赚钱,只需要到文玩市场转一圈。

    当然没这么夸张,不然潘家园和琉璃厂遍地都是亿万富翁。漏要这么好捡,他和吕呈龙早成京城首富了。

    但也从侧面说明,林思成的鉴定能力,绝对不输入真正的专家。

    继续往下看:四件清三代御窑红瓷、铜胎珐琅玉石兰花盆景、铜狮钮聚宝盆,乃至于两只破损的鸡缸杯。

    再看台签:全是中心开张时,来祝贺的宾客的贺礼。

    只此一点,就可以证明王齐志不全是吹牛:就这几件,比大老板用麻袋背着钱送给林思成还要直观。

    又继续看,整个展厅转了一圈,单国强又发现不对:展柜中间空着几格,东西不知去向,只留着几张标签。

    有乾隆御笔注解《柳庄神相》、沈度台阁体字帖、雍正“破尘居士”款双鹤铜炉,还有明代五梁金丝驸马冠、宋代三冠珠花、嘉庆粉彩窑工制瓷瓶、嘉庆湛青斋款粉彩杯。

    记得吴司长说过,后面的那两件被林思成拿到景德镇,换影青瓷的研究标样了。但其它的呢?

    “东西呢?”单国强瞅了两眼:“卖了!”

    “对!”王齐志点头,“钱也花了!”

    单国强愣了一下:就那几件,少说也卖一千万。

    再给林思成算一下:中心上下员工二十多号,除了发工资,也就进一点试剂和物料、再进点搞项目研究的标样。维持正常的运转,一个月十万上下绰绰有余。

    开张才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