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真印,假印(6 / 11)

加入书签

能耐的名家为师,又在故宫研究了半辈子的书画金石,这一身本事,难道是吹出来的?

    但凡让他瞄一眼,这幅字怎么可能落到林思成手里?

    所以,抛开什么眼力、经验、能力,就说这小子的运气……

    下意识的,单国强和吕呈龙对视了一眼:故宫那地方有点儿邪乎,所以,他们还真就信这个……

    正对着眼神,林思成把照片放大:“单主任,你再看看这个,要不要这幅字也一块带上?”

    这又是什么?

    咦,又是一方钢印?

    仔细一瞅,单国强的眼皮止不住的一跳:花窗章。

    给其他鉴定师,就会觉得莫明其妙:这什么玩意?

    比如吕呈龙。

    唯有徐邦达的学生,只需一眼就知道这是什么章,更知道来历,以及含义。

    上世纪五零年,吴湖帆先生在上海文物鉴定收购委员会任职时,同时兼任苏州文物鉴定保管委员会顾问。

    因为他无法分身,苏州那边只能定期把文物送到上海,或是定期请他到苏州鉴定。

    吴先生当时刻了两方花窗钢印,一方窗中无花,代表上品,一方窗中有花押,代表次一品。每次鉴定完之后,他就会把钢印盖到上面。

    现苏州博物馆珍藏的字画、古籍,近半上面都有这两方章。如果比较一下,能在外面见到这方钤印的概率,比刚才的那方“文物卫士”骑缝章要少的少。

    更关键还在于,当年吴先生家中被抄没一空,没有任何遗物留存下来。既便有,也全在各大博物馆。

    甚至连座坟都没有,直到九十年代,由其后人和徐先生等几个弟子,在苏州为他立了一座衣冠冢。

    所以,哪怕只是两枚钤印,也足够让徐先生缅怀恩师,再无遗忧。

    看了好久,单国强抬起头,一脸狐疑:问题是,除了吴先生的再传弟子,就比如他。除此外,别说知道这方印章的来历,连这方章在哪,有什么用都不知道。

    那林思成是怎么知道的?

    林思成笑了笑:“我看过吴先生的《吴氏书画记》、《宝董室印选》,两本书中,都有这两方印的记载!”

    单国强顿时了然:这两本专著,是五七年左右受审查时期,吴先生对家中世代累计的藏品和自己作品的著录,一本记书画,一本记印章。

    但大致就是流水账,谁没事看这个?

    再者,光知道这两方章的出处远远不够,没有足够的研究,没下过苦功夫,如何断定真伪,又如果判定是谁刻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