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第一次见(2 / 3)
员刚刚做完培训,上个月才走。
但那位女助理比馆里的技师还熟练?
暗忖间,清理工作完毕,林思成又交待:
“准备,一、霁蓝釉盖罐,物料:柳叶弓形钉,方肩马形钉,菱花隐形钉,钉脚均锉鱼鳞纹。
准备冷却液:茶油、松节油,比例1:3。鲟鱼鳔胶,比例70%。龙泉骨粉,5%。钻头直径 0.6mm……”
“二、豆青釉碗盖,物料:清漆粉、道光瓷胎粉、驴皮胶文火化开。胶漆配比,5:3:2。釉漆配比:大漆48%+硅溶胶30%+氧化铬绿15%+骨粉7%。金箔:2毫米宽长节,0.8毫米方片。”
“三、咸丰粉彩盘,胶液:鲟鱼鳔胶文火化开,冰片1%,血竭粉2%,过滤200目。彩料:铜花3%+石英砂97%。象牙微榫:5×0.3mm。”
“四,光绪青花杯……算了,这个我来!”
几个人有条不紊,馆员们静静的看着。
俗话说,触类旁通。干的就是这一行,虽然研究的不是瓷器,但基础的东西他们都懂。
比如林思成让几个助理准备的那些钉,以及钻头,由此可知,他是准备用锔钉的手法修复那件霁兰釉盖罐。
又配了大漆,裁了金箔,肯定是用金缮修复那件豆青釉碗盖。
驴皮胶知道,鲟鱼膘胶也知道,这两种,都是清代宫廷造作办瓷器修复时常用的胶液。
包括用道光朝的御瓷残器瓷粉,这个也知道:同时期的瓷器胎质基本相同,可以降低膨胀应力。
但俗话还说过,隔行如隔山,所以后面的那些,就有些看不懂了。
比如:胶液里面加中药,又比如,其中的一位女助理拿了一根细白的小棍不停的锉,然后又剪成短短的小截。
大概半个小时,物料准备齐全,修复正式开始。
第一件,同治“长春同庆”款霁兰釉盖罐。
这一件器型比较大,瓷胎比较厚,所以林思成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锔钉工艺。
工序也很简单,钻孔、粘合、封钉、烘烤、贴箔。
只听“呜呜呜呜”、“叮叮当当”的一阵,差不多一个小时,盖罐被送进了电窑里烘烤。
林思成又开始补第二件:慎德堂款豆青釉碗盖。
这件器型小,也没前蓝釉罐那么碎,只裂了四瓣,但中间缺了两块。一块约摸大拇指甲盖那么大,一块差不多小拇指甲盖那么小。
林思成准备用金缮工艺,即大漆补缺,釉面大部贴金箔,小部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