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参观,考察(5 / 10)

加入书签

nbsp;  本能的,刘司长对吴晖所说的,就林思成模拟出来的这个模型格外的好奇:“他弄出来的窑炉长什么样?”

    “很怪!”吴晖比划了一下,“双火膛、双烟室,长烟道……依山而建,但并非窑洞式,而是在地上挖坑……”

    刘司长想像了一下,却没什么头绪。

    “然后呢?”

    “然后,去换标样的时候,他让合伙人从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借阅了一下永乐甜白釉的研究数据,又让王齐志从故宫借阅了一下明代蛋壳杯、成化斗彩的研究数据。”

    “之后他又在网站了扒了点德化白纱瓷、德化白纸瓷的工艺数据,然后综合了一下,就开始试烧……”

    顿然间,四颗眼珠瞪的好大。

    综合各种名瓷的工艺数据,仿烧古瓷?

    这些字分开都认识,但合一块……这他妈什么玩意?

    没错,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确实在复原甜白釉工艺,但将将突破原料配方,像透光质感、窑炉烧成控制才刚刚起步,借鉴了有啥用?

    即便壕如故宫,也不可能拿蛋壳杯、成化斗彩做什么组成分析,做的只是一些眼学研究,诸如外观、呈色之类。

    顶多再加一些推测,比如火控流程,成釉因素,就算把数据借给你看你也用不上。

    德化白薄胎瓷倒是进行过系统性的工艺复原研究,但他们走的是另钱一条路:半复原,半创性。

    说直白点:所谓的白纱瓷、白纸瓷,全是现代工艺瓷,你扒了数据有啥用?

    遑论把这些数据综合到一块,做什么仿烧?

    刘书贤敢保证:十有八九,会烧出一炉废渣。

    即便能烧出成品,烧出来的也只会是四不像。

    “确实是四不像!”

    吴晖点了点头,拿出一只杯子,又往里面倒了点茶,“这就是林思成第一次烧出来的!”

    瞄了一眼,刘司长和孙嘉森齐齐的一怔愣。

    薄如纸,凝如脂,润如玉,却又透如冰?

    既润且透?

    明明是两种相反的视觉感,却能体现在同一件器物上?

    仔细再看:无论是胎、釉、呈色,和旁边那四只杯子有什么区别?

    无非是更绿一些,没有花纹。

    甚至于,肉眼的感观比那四只要更好看……

    看了好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